6月17日,记者来到唐山镇唐五村采访发现,这里的麦收工作已接近尾声,“上周是争秋夺麦的关键时期,包村工作组的成员们一有时间就顶着烈日来到麦地里,询问俺们麦收中遇到的困难、今年的收成和夏种情况。”唐山镇唐五村低保户张思科高兴地告诉记者, “虽然麦收前遇到一次大风天气,但俺种的地很争气,亩产1000余斤呢。”
县民政局自与唐五村建立挂包关系以来,包村工作组的成员们就告诫自己,只有实实在在为村民做好事,让群众真正得实惠,才不会愧对群众的信任。
包村工作刚开始时,他们通过召开村“两委”成员座谈会等方法,了解村集体和村民的家庭收入、发展现状及群众生产生活的基本情况。平时一有时间,他们便来到田头、街头和村民家里,用最简单、最朴实的方式和群众聊天,畅所欲言,无所不谈。在走访群众时,为了消除群众的拘束感,他们更是注重方式方法,态度诚恳,面带微笑是最基本的要求,让群众感受到他们的真诚和亲和,时间久了,感情加深了,村民都把他们看作无话不说的亲人。
“健身广场这里还缺个安全警示牌,提醒村民在健身时别忘了自身安全。”包村工作组的成员们与该村党支部成员王立峰商讨时说。虽然村里的事情大多都是像这样琐碎的“小事”,但是包村工作组的成员们始终坚持群众事情无小事的工作原则。
建设便民服务中心、健身广场、改善村委办公条件、完成自来水入户工程、争取慈善项目资金、为5户低保家庭加入“金牛致富”项目,变输血为造血,实现特困家庭的持续增收致富……一件件好事实事办下来,唐五村的村民对包村工作组直竖大拇指。
农村工作要做好,需要携手并肩,顾全大局,形成合力。在挂包工作中,包村工作组的成员们始终坚持谦虚谨慎的原则,和村干部推心置腹,谦虚平和,大家心聚在一起,劲往一处使,切实为农村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为规范村级工作运行,今年5月份,县民政局又投资近万元建设了党务、村务、财务公开栏和新农村建设宣传栏。记者走近公开栏发现,“第一书记”工作计划、村民事务代办事项表格等一应俱全、条理清晰。
“为群众就要多谋福利、多办实事。”谈起包村工作,县民政局相关负责人的话朴实却掷地有声。 (田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