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菜不“野” 价格不低
出身大棚 人工栽培 水灵肥嫩 个头又大
时间:2013-3-26 9:39:11 来源: 【字号:
大 中 小】 手机看新闻
天暖了,野菜上市,但价格比一般蔬菜都要高。记者调查发现,由于目前气温依然偏低,真正的野菜大约在清明以后才会大量上市,目前市面上叫卖的野菜,其实大都是产自大棚的“人工野菜”。
出身大棚 价格不低
3月21日上午,在县农贸批发市场,记者看到,有不少蔬菜经销商将销售的野菜摆在显眼的位置,经营的野菜种类也是多种多样,荠菜、菇扎菜、花椒芽、薄荷、苦菜等一应俱全。长期从事蔬菜批发的摊主耿萍告诉记者,荠菜、菇扎菜4元/斤,苦菜的价格在每斤8元左右,薄荷12元/斤,花椒芽17元/斤,比一般青菜价格都要高,俨然成了蔬菜中的“贵族”。
在一野菜摊位前,前来问价的市民不在少数,却鲜有人购买,摊主说:“每种野菜的进货量都不多,每天还剩余不少。”据记者了解,价格高是大多数市民只问不买的主要原因,一位张姓市民告诉记者,卖的这么贵,又不着急吃,还不如等天气暖和了,自己去野地里挖一些。记者注意到,摆在摊位上的野菜大多整齐地码着,嫩绿的色泽和肥厚的叶片非常惹人喜爱,卖相明显比野地中挖来的野菜好很多,对此,该摊主小声地告诉记者:“像这么水嫩的‘野菜’其实都是大棚种植的。目前气温还很低,真正野生的野菜个头都很小。”
在云涛生活区菜市场,记者以买菜为由打听了野菜的价格和来源,几位商贩毫不避讳地告诉记者,他们所售的菇扎菜虽不是大棚里种植的,但都是在麦地种植的。“麦地里都喷农药,只要喷上农药什么野菜都不长,所以开一块地专门种菇扎菜。”一位商贩如此回答记者。
野菜不宜天天吃
虽然野菜不野了,但人们一提“野”字还是会立即想到无公害、无污染、绿色。野菜怎么吃才既能享受到美味,同时又保证安全呢?记者咨询了如福来酒楼经理、中国烹饪大师、食疗养生师王刚。
王刚说,吃野菜时要注意安全第一,不认识的不吃。有的“野菜”看上去绿油油的很是可爱,但不一定能食用。所以,采摘野菜时一定注意,不认识的不采、不吃。不论是从野外采摘的野菜还是从市场买来的野菜,在清理时都要格外注意。在道路旁边、污水沟边生长的野菜可能被汽车尾气或水体污染过。有的可能还带有各种寄生虫,在食用前,最好用盐水浸泡。与此同时,吃前应做好处理。一些野菜有微毒,需要经过浸泡、煮才能去毒,一定要认真处理好后再吃;还有一点应注意,就是野菜不宜多吃。“正常人长期、大量食用野菜不值得提倡。偶尔尝尝鲜改善改善口味还可以,不宜天天吃、一次吃很多。”王刚说,多数野菜性寒味苦,能败火,但多吃会伤胃。
(李明泽)
关键词:|野菜|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