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您的位置:首页-->>新闻中心-->>桓台新闻-->>内容
300棵法桐树捐送家乡
索镇李贾村村民高希忠、高希厚兄弟在外不忘家乡
时间:2013-4-24 16:06:33 来源: 【字号: 】 手机看新闻

   

 

    挖坑、栽苗、培土……4月20日,雪后初晴,阳光明媚,索镇李贾村的进村大道上,村民们在忙碌地植树——价值近3万元的300棵法国梧桐树苗将在这里落地扎根。这是该村在外工作的村民高希忠、高希厚兄弟为家乡奉献的一份爱心。
    高希忠和高希厚是索镇李贾村普通村民,十八年前哥俩离开家乡去了外地。兄弟俩在外通过多年打拼,闯出了自己的一片天地,积累了一定的资金。致富以后,他们不忘家乡,经常为家乡的公益事业捐献资金。去年,兄弟俩回村时发现村里的主要干道都进行了硬化,但路两边光秃秃的,夏天连个荫凉地都没有,便萌生了买些树苗栽种的想法,今年开春,这一想法便付诸实施。
    “我是在村里长大的孩子,后来到北京打拼。工作的压力和都市的繁华,让我每天的神经绷得紧紧的。真想找一片小树林,到里面做做深呼吸,散散步,放松一下。”弟弟高希厚说,小时候和小伙伴们到树林里爬树、掏鸟窝、捉迷藏,他感到特别有趣。希望如今的孩子们也能享受到他小时候在树林子里玩的快乐。
    “这300多棵树苗都是我们兄弟俩亲自选,亲自运回来的,为了选到优质的树苗,可跑断腿了。”哥哥高希忠说,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农民,他非常愿意为李贾村的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希望栽下的这些树苗都能够成活,为此还特意购买了一车牛粪,作为树的肥料。同时,他更希望通过这样的举动让更多的人关注家乡的发展。
    种树更要护绿。据介绍,这300余棵树苗栽种在了李贾村长约1000米的进村主干道上,村里派专人管理,与村民签订栽植和管护合同。“我负责我家门口的这五棵树,让它们长大长好,就是我今后的主要工作任务。”现年70岁的村民杨玉花,家住进村路的边上,主动申请担负了管护责任。
    “这两年李贾村变化挺大的,路通了,灯亮了,等这树苗长出了叶,郁郁葱葱时就更好看了。”该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贾廷波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高氏兄弟这次捐送的不仅仅是树苗,也是回报家乡的诚挚爱心。我们相信,一定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士像这兄弟俩一样,参与到公益事业和奉献社会的善举中来。”       (岳可华)


关键词:|法桐树|捐送家乡|
电话:0533-8188650    版权所有:桓台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