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自古就是中国传统节气之一,清明节的到来也带动了一些与清明习俗有关的消费品市场升温。然而,随着人们祭祀观念的改变,文明扫墓观念渐渐在市民的心中生根——
距离一年一度的清明节还有两天的时间,不少市民已经提前安排好行程,或与家人团聚扫墓,或与好友结伴出游。伴随而来的“清明经济”开始悄然升温,祭品市场、踏青出游、商场超市等都将矛头指向了清明节,打算从中分一杯羹。那么,我县的“清明经济”如何呢?近日,记者进行了走访调查。
祭品市场越来越冷清
4月1日,记者在县城内走访时发现,传统祭品市场稍显冷清。记者在卖传统祭品比较集中的温州批发城内看到,前来买纸钱等祭品的市民不是很多,不少摊主坐在店里聊天喝茶,店门口则摆放了各式各样的黄纸、冥币、香烛等祭祀用的物品。一家祭祀用品专卖店老板李女士告诉记者:“现在都提倡文明祭扫了,许多墓园都不允许自己随意焚烧祭品,与鲜花市场相比,我们店里生意真得冷清了不少。但是,年纪大些的老顾客,每年都会过来购买一些传统的黄纸、冥币等,我觉得就算是再创新,一些老的习俗一时半会还是很难丢弃。”
一般来说,每年清明时节祭扫祖先,很多人还是喜欢延续老辈的旧思想,尽管用鲜花祭扫的市民在增多,但手捧鲜花的同时,纸钱、元宝、香烛等传统祭品一样都没少。记者采访时,随机询问了几位上年纪的市民,他们多数表示,还是喜欢用最原始的方式祭扫。
现在全国各地都在提倡低碳环保,焚烧纸钱的祭扫方式会产生大量垃圾和废气,污染生活环境,还容易引起火灾。因此,还是用鲜花等文明祭奠方式好些,既环保又方便。
清明“祈福游”路线热销
四月清明,春回大地,正是郊游的好时机。宋代名画家张择端的风俗画《清明上河图》,就极其生动地描绘出以河为中心的清明时节的热闹情景。记者翻看了《桓台县志》上面的记载说,民国初期,家家清明前一天到祖茔“添土”,次日祭祖。男女着新装,荡秋千、放风筝,食鸡蛋。而今,清明节有三天小长假后,出门旅游、去野外亲近自然,成为年轻人减轻压力,轻松生活的时尚之举。
记者从多家旅行社了解到,“祈福游”的旅游路线比较受推崇,如泰山祈福一日游。许多市民选择登上泰山,表达对逝者的追思和悼念。
环保型墓地受青睐
家里有故去的老人需要安葬时,按照风俗都是选择回到祖籍地,但是还有一部分人年轻时就离开家乡在外打拼几十年,故去后子女自然会将老人安葬在距离自己比较近的公墓内,方便每年前去祭奠。现在,地理位置好、交通便利、艺术观赏价值高的大型综合性园林式公墓也比较多,墓地的价格也成为有需求的市民关注的重点。
清明前后,墓地的销售也迎来旺季。记者从槐荫路一家公墓代理处了解到,墓穴价格受占地面积大小、石材、地段等方面的影响,有高中低三个档次。记者咨询时了解到,一些节约土地、绿色环保的殡葬方式正逐渐兴起,例如花坛葬、树葬、海葬等多种生态葬法。
该公墓代理处工作人员张女士告诉记者:“树葬、花坛葬目前比较流行,购买的市民也比较多,价格在3000元至4000元不等。比如说树葬,就是将逝者的名字挂在已种植好的树木上,旁边可存放骨灰盒。这样占地面积小,还可以通过种植树木,加强对环境的保护,价格也比较合适,因此受到市民青睐。” (苗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