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您的位置:首页-->>新闻中心-->>民生新闻-->>内容
快递员“飞”在大街小巷
时间:2013-1-23 10:38:33 来源: 【字号: 】 手机看新闻

    年终岁尾,随着各大网站促销力度的加大,每天穿梭于大街小巷、奔走于各个居民区的快递员又忙碌了起来

    近日,记者来到位于县城渔洋街上的中通速递网点,发现门口堆放着形式各样的包裹,有用大纸箱子包装的,有用塑料袋包装的,大小不一,重量不等,形状迥异……“这是宝发小区的,这是行政服务中心的……”面对着如山的包裹,几名快递员正在“划分地盘”,分拣着各自的包裹。
    “年关临近,包裹越来越多,平时我们每个人一天也就送七八十件,现在每天得送一百三四十件,估计这种状况会一直持续到腊月二十三。”快递员于亦俊在与记者说话的同时,麻利地把手上的一个大纸箱装上他的“坐骑”—— 一辆车身印着中通快递的电动三轮摩托车后,又开始准备第二轮的包裹分拣与核对。“送快递可是个大学问,装车也很有技巧,先装啥,后装啥,先送哪后送哪,路线怎么走都得心里有数。”于亦俊说,两年的快递生涯使他对县城内的道路、小区及单位的门卫都了然于胸,总能找到合适的送达路线,以最短的时间送达。
    1月18日中午临近十二点,地上还有一小半的包裹没有装车。于亦俊拿起同事帮忙买的两个火烧迎着寒风吃了起来,手中却未停下分拣装车的活。分拣、扫码、装车……一系列的工作结束后,于亦俊习惯性地检查了电动车的储电量后出发了。“您好,有您的快递,来取一下吧。”在第一个收件地址的门口,于亦俊拨通了快件上的电话,这样的话语,他一天需要重复上百次。“送快递时得不停地打电话,不停地说话,我最怕顾客不接电话或电话停机,这样只能把快件拿回单位,明天再接着送。还有的顾客只写小区的名字,没有具体的楼号等信息,找起来很费劲。”于亦俊告诉记者,从县城的大转盘沿着张北路往北一直到建设街路口再一直往西,沿途包括宝发小区、北苑小区、锦秋小区、工业街等在内的居民生活区和单位都是他的“势力范围”。因为范围广,找准收件人是件麻烦的事。尽管这样,他也总是亲自把包裹送上门。碰到孕妇、老人的包裹,不管多重,于亦俊也总是给搬进屋里。“送快递最怕的就是收件人联系不上,尤其是遇到雨雪天,冷、累,心里还急。”于亦俊告诉记者,前几天他按快件上的地址送了一个大纸箱装的包裹,但是当送到地址后,收件人要求改送到他工作的单位,其单位距离此地址有近四十里地,无奈于亦俊连着拨打了几次电话,一遍又一遍与收件人沟通、解释。于亦俊在该收件人门口说了二十多分钟,收件人才同意将包裹放到小区的门卫处。
“今年的快件实在是太多了,每天都忙得不可开交,光靠白天的时间根本就送不完,为了保证每天的包裹及时送达,从国庆节到现在我几乎每天都工作十二个小时以上。”现年35岁的于亦俊做快递员有两年的时间了,他已习惯了这种奔波忙碌的生活。他告诉记者,他喜欢这种忙碌充实的生活。尽管一天从早忙到晚,一个月下来基本上没有休息的时间,但他还是希望能够一直这样下去,因为忙碌的工作意味着自己可以获得一份满意的收入。于亦俊说:“一天最开心的就是送着送着,回头一瞅快件没剩多少了。”
顾客拿着快件离开了。迎着寒风,于亦俊骑上电动车,又奔向下一个收件人……
记者手记
    在电子商务的带动下,物流业发展速度令人感叹,同时,快递员队伍也随之壮大,快递员成为我们生活里“熟悉的陌生人”。
整理包裹、骑车穿行、接打电话、投递收件……他们风里来雨里去,凭借着摩托车、自行车穿行在大街小巷,让我们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到购物的便捷和舒适。看似简单活,干起来却不容易。“快递员态度不好,包裹没有准时送达,包裹直接放到了门卫……”这样的抱怨,相信很多人都有过。在与快递员接触后,才切实感受到他们的辛苦和努力,有时他们也有无奈。或许,对他们多一份谅解和包容,多一点理解和支持,我们购物的心情也会因此而更好。        (岳可华)

关键词:|快递|大街小巷|
电话:0533-8188650    版权所有:桓台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