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关键,也是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发展和农村繁荣的基础支撑。田庄镇关家村依托支部领办合作社,加快土地流转,因地制宜发挥传统种植技术优势,大力发展特色种植,助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眼下正值关家村村民的冬忙时节。在位于村东的大片土地里,一个个小拱棚整齐有序的排列着,部分村民正忙着掀草苫,让芹菜充分吸收阳光、加快生长,还有的村民在为预订的客户打包,到处是忙碌的景象。
田庄镇关家村党支部书记 张统深:我们关家村土地是黑土地,历来就有种植蔬菜传统,尤其是关家芹菜和西红柿。关家芹菜是草苫子,(种植期)8月份到10月份,西红柿是露天的,口感非常好,采用传统的种植方式,在三里五村非常有名,年节临近,我们的芹菜是供不应求。
田庄镇关家村村民 魏玉芹:种了一亩多地的芹菜,一亩多地的芹菜得万数斤了,不打药不用别的肥,一般都施有机肥,芹菜这口感很好吃,很甜、很脆。
今年74岁的宗立光有着30年传统种植蔬菜的经验,今年他种植了1亩多地的芹菜,目前四个小拱棚已收获了两个,经济效益非常可观。
田庄镇关家村村民 宗立光:咱种的芹菜有个啥好处,天天掀天天盖,它见自然阳光,就格外好吃,这是老品种。
近年来,关家村抓住地域特点,因势利导,大力发展传统蔬菜露天西红柿、小拱棚芹菜等特色农作物,为乡村产业振兴注入了强劲动力。
田庄镇关家村党支部书记 张统深: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拓宽农民增收增富渠道,我们将加快土地流转进程,依托支部领办合作社,因地制宜发挥传统种植技术优势,大力发展特色蔬菜种植,打响关家蔬菜品牌,助力乡村振兴。
(桓台融媒记者 董兆云 孙启涵 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