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踏湖曾有好几种不同的称谓,古称“少海”。“少海”之名见于《左氏春秋》:齐景公有马千驷,众马踏践成湖。此为马踏湖正名之说。
马踏湖盛产鱼、虾、鸭等外,还产芦苇、蒲席。芦苇一度是湖区群众增收的重要途径。过去,每年的立冬这天,居住在这里的人们,随着一声号令,乡里乡亲们会同时开镰,割芦苇的场面非常壮观。今年割芦苇同以往不同,由于这片湿地开始开发,割芦苇的人已经很少了,而且大部分都是老年人。鱼一村66岁的王大爷每年都割苇子。割苇子是个苦差使,又累又危险,一般人干不了,割不好就割着手或者扎着脚。王大爷说:“前几天,同我一起干活的一位老人,干着活就累倒在苇田里啦,现在的年轻人大部分都不愿意干这个活。”
今年割苇季节,我来到了马踏湖,记录了王大爷和他的伙伴们割苇子的过程。(摄影报道 / 孙伟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