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7日,桓台八里庙民居博物馆正式开馆。这座民居博物馆的前身是唐山镇八里庙村村民胡正春家的老宅,始建于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主要建筑形式为北方传统民居四合院,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期就无人居住,房屋残败,植株丛生,令人惋惜。今年7月,在外打拼多年的村民胡正春出资近百万元,对老宅进行修葺、扩建,通过设立民居博物馆来留住乡亲们的儿时记忆,更是要传承一门三百余年手艺,胡家“西三益” 祖传陈醋酿造工艺。据了解,该博物馆主要包括旧居、老居、故居、祖居四个核心展示区,展出物品530件。
青砖路、土坯墙、麦秸顶、木门窗、石碾台、独轮车……置身于此,过去百余年的民居样貌、生活情景,历历在目。据博物馆负责人胡正春介绍,整个博物馆主体建筑原为王元苗故居,位于八里庙村中部,东西长14.3米,南北宽22米,总占地面积151平方米。
旧居复原从1933年至2006年的生活实物场景;老居再现二十世纪民国时期的生活,恢复了八里庙村胡家“西三益”传承九代、历时三百余年的祖传陈醋酿造工艺;祖居、故居重现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和七八十年代农村生活与劳作场景。
作为省政协委员的胡正春多年来一直致力于传统古建筑保护工作的调研,并提交多份关于古建筑保护以及乡村记忆工程的提案或建议。
“民居博物馆一是为了传承,二是为了系住乡愁。”胡正春说。
纺棉线
传统酿醋
摊煎饼
民居博物馆外景
四合院
养马棚
八里庙西三益牌陈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