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一名退伍军人,如今成为一名第一书记;他的父亲也曾是一名驻村干部,40多年后他接过“接力棒”,来到农村驻村帮扶,今天我们一起了解桓台县人民政府办公室派驻果里镇万家村第一书记孙保强的驻村故事。
认真、务实、办实事,在桓台县果里镇万家村,提起第一书记孙保强,这是大家一致的评价。孙保强是桓台县人民政府办公室的一名干部,2021年10月被派驻到万家村担任第一书记。万家村集体经济薄弱,怎样促进村庄增收、带动村民致富,成为摆在孙保强面前的首个难题,虽然困难很多,但是部队生涯锻炼了孙保强坚毅的品格,他通过逐一与村“两委”成员谈心谈话,走街入户了解群众所思所想,经过一段时间的摸底调查,确定了党建引领、村企共建的发展思路,先后与淄博鸿润新材料有限公司、淄博汇徳聚氨酯有限公司进行对接,目前初步达成合作意向。
孙保强 桓台县果里镇万家村第一书记: 跟随全县提出的百企帮百村大的举措,我们也是加强村企联合,利用企业优势,加上村里无论是劳动力,特别是剩余妇女劳动力的优势,也想让村民钱袋子再鼓起来,(同时)把家庭副业,做活做起来,特别是有些年龄偏大的妇女,我们现在也给她们联系,进行月嫂保姆相关的专业培训,将来可以作为这方面的输出,来拓展大家的就业渠道。
谈起驻村情缘,孙保强深有感触,88岁的父亲是一名老党员,在上世纪70年代作为一名乡镇干部曾驻过村,时隔40余年,孙保强也在农村担任了“第一书记”,这既是一种机缘巧合,也是父辈对农村深厚感情的延续。孙保强驻村工作后,与万家村“两委”成员一同努力,办的第一件民生实事就是建设“长者食堂”,在揭牌运营当天,孙保强父母及岳母特地到村里捐款,表达了对万家村乡亲们的祝福和对儿子驻村工作的支持。
孙方远 孙保强父亲:是1978年那个时候驻村,驻村抓养猪,现在我的孩子孙保强也驻村,这很好,这说明听党的话,跟党走,我希望他好好工作,继续努力,牢牢把握政治方向,紧跟党的领导,做好自己的工作。
吴玉玲 孙保强母亲:我希望孩子在这里驻村,好好干,和村里团结好好的,实心实意干好,多办好事,给村里多办好事。
既要谋划村庄发展,又要情系村民冷暖。孙保强在走访中得知,理发成为村里孤寡、行动不便老人的难题,他就重新拾起了在部队学会的理发手艺,利用闲暇时间,上门为老人义务理发。同时,孙保强还探索建立了“本村志愿者+社会志愿者”联动机制,帮助村里的两名孤困学生分别争取到了建设“希望小屋”的名额和免除住校食宿费,并多次奔走相关部门,送孩子参加夏令营,帮助孩子身心健康成长。为了提升村容村貌,孙保强还联系志愿者对村庄墙壁进行彩绘,把一些传统美德标语印制在墙,既提升了村庄颜值,又弘扬了传统美德。
成方平 桓台县果里镇万家村村民:孙书记给我们村里弄的墙绘,提升了我们村里的村容村貌,村里更整洁了,村里的标语,村民每天都能看到,不断提升村民教育。
驻村近一年时间以来,在孙保强和万家村“两委”的共同努力下,村里发生了很大变化,从昔日的软弱涣散村,到如今村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显著增强,村集体经济发展方向明确,一件件惠民实事,让村民看到了变化、得到了实惠,也更加理解支持村里工作,坚定了全体村民的信心。
高希强 桓台县果里镇万家村党支部书记:孙书记来到我们村近一年的时间,村里各项工作都有了新提升,为村里解决了很多急难愁盼的问题,我们现在正着力围绕村企共建,努力提高村庄产业振兴,推动我们万家村集体经济实现新突破。
孙保强 桓台县果里镇万家村第一书记:当前主要工作我们的目标还是着力打造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我们会因村制宜、因势制宜,在我的派驻单位县政府办公室的支持帮助下,挖掘资源优势,借鉴先进的一些办法,(俯)下身子,沉下心来,有一句话,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沉淀多少真情,所以我要勉励自己,踔厉奋发,在乡村振兴道路上,向党组织和广大村民交上一份自己的答卷。
(桓台融媒记者 杨琥 张景富 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