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县工商系统,奋斗着一群为党和人民的事业赤诚奉献的工商干部,孟艳就是其中的优秀代表。她始终牢记一名共产党员、一个工商干部的神圣职责,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公道正派、尽职尽责”的丰富内涵。
在工作岗位上,孟艳三十年如一日,始终以认真踏实、严肃严谨、精益求精的职业准则守护着工商工作的净土,她因业务精练、无私奉献而多次受到各级表彰和奖励,大家都习惯地称她为“孟大姐”。即便是这样,孟艳也从没有放下过共产党员“永不言足”的追求。她身上又有怎样的故事?记者就此进行了采访。
“勤”字当头 身先士卒
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过干部干部,干是当头的。在采访孟艳之前,记者也曾采访过环保、文化、安监等基层一线的机关干部,而像孟艳这样,接近退休年龄还奔波在一线的女干部还是为数不多,用同事们的话说,“五十多岁了,别人都看孙子的年纪了,她还整天愣精神地忙里忙外”。
要说孟艳的勤业敬业,那还得从2003年说起,那时候她还是县工商局财务科的一名出纳。这年夏天,全局财务档案达标,面对年代久远、浩如烟海的账册,人手紧、业务量大,如何在尽量短的时间内整理好错综复杂的会计凭证及票据,成了摆在财务科面前的难题。孟艳不等不靠,凭着多年来的财务工作经验和对工作认真负责的态度,白天,她冒着酷暑钻进档案室整理材料,工作时间内整理不完的就主动加班到凌晨。正是凭着这股执着劲,在最快时间内,孟艳把全局的财务档案整理得井井有条,顺利通过了达标验收。之后,她调入人事科后,外出送材料、拿通知、参会等跑腿的活,她主动揽下来,为科室其他同志留出了足够的写作时间。尤其是每月需要跑几次机关事业社会养老保险管理处,因为她严谨的工作习惯,对方给出了“年纪最大、出错最少、理解最到位、工作效率最高”的评价。
“严”字把关 秉公办事
新形势下,关于好干部的要求有很多。坚定理想信念,抵得住各种诱惑,在关键时刻站稳立场可以说是其中很关键的一条。而孟艳自参加工作开始就是这样自我要求的。
据孟艳早期的同事介绍,2003年至2007年,她在财务科工作期间,始终把严肃财经纪律和落实财经制度作为出发点,坚持按制度办事,该花的钱不折不扣,不该花的钱,她据理力争,坚决不花。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日常报销中,更是不放弃一分一厘的审核。因为手中掌握着“财政大权”,在审核上她只要手稍稍一松,便能“为人一片”,可她从未这样想过、更没有这样做过,她把单位的财物看得比自我的还珍贵。无论是职工还是领导,不管是大到几万元的采购,还是小到分厘间的纸张,只要经过她的手,谁也别想占公家一分钱便宜。
“我们也经常听到有人因为一张发票字迹不清、一张报销单多贴了一张车票、一张缴款书有涂改被退回等事情,报怨她太死板。为此,当时她也‘得罪’了不少人,讥讽之语时有耳闻,但她从未放弃初心,反而更坚定了她从细管理、从严审核的决心。”对于同事们的评价,孟艳淡然地笑道,“当时也不会想什么大道理,就觉得无愧于心就好了。哪怕当时红了脸,但大家都是为了工作,之后自然就和解了。”
就这样,孟艳总是把“钢用在刀刃上”,把有限的资金使用在最需要的地方,总能保证单位预算的严肃执行。她因此也被誉为领导的理财助手、单位的理财专家、系统的理财标兵。
采访中,记者深刻感受到,在孟艳眼里,“组织”无比神圣,“干净”至高无上,牢记做人底线、严守组织纪律这是一名工商干部的基本职业操守。
“细”字当先 精益求精
分内的事,孟艳做得无可挑剔;分外的事,她也是默默付出。
2009后,孟艳又调入企业注册局,主要负责各工商所申报名称的审批。工作期间,她严格贯彻执行相关法律法规,大到公司法,小到行业管理制度,她都能在具体业务工作过程中贯彻始终,把好审核关,杜绝各类差错。对审核过程中发现的不规范、打擦边球的名称不但予以驳回,还一一说明驳回理由,并提出修改建议。为此,她还设定了审核把关“三步曲”,即坚持好“审批前学习、审批中把关、审批后核查”的自我要求。即便手头工作再忙,她也会用业余时间去完成核查工作。
在负责名称审核的同时,孟艳当时还负责档案的整理工作,书式档案原是由当时的信息中心扫描完毕后,她负责归档。接手一段时间后,孟艳发现扫描的清晰度不够,有时候顺序有些混乱,便主动把扫描工作揽了过来,用她的认真、细心,提高了电子档案的质量,为后者阅档、查档提供了便捷、高效的服务,甚至无意中为后来的档案达标奠定了坚实基础。
同事们也因此经常打趣说:“孟大姐,你是调到哪个科室,哪个科室就忙呀。”“没办法,忙活惯了,闲不下来了。”孟艳就像一名冲锋陷阵的“老兵”,对自己的忙碌状态并不多言。
“恒”字补课 踏实进取
说起孟艳的工作业绩,同事们都会竖起大拇指,但最令人佩服的还是她一直保持的学习状态。刚进单位时,她是首批学习电脑操作的,如今虽是即将退休的“老同志”,但她还是怀有一种锲而不舍的精神,培训、党建、竞赛等一系列需要电脑操作来完成的事情,对她而言,也一点不在话下。“当年流行FLASH的时候,我还在家自学过,没有什么好办法,就是一点一点啃、一步一步学,自然就会了。前几年还买了四册《中国共产党党史》,晚上睡觉前拿出来翻一翻,品读那个特殊艰苦岁月里,老一辈人的革命精神,很受用。”孟艳说道。
如今,作为工商局组织人事科的普通一员,每天的工作还是忙忙碌碌,在新的形势下,孟艳也从未满足老经验和老方法,反而更加注重自我充电。在历次的工资套改升级工作中,她总是冲锋在第一线,加班加点,力求精、准、严、细,没有丝毫懈怠和怨言,以一个老财务工作者的严谨启发着年轻一代,她因此也受到同行的尊重和称赞。记者还了解到,有一年,县工商局要评选“老黄牛”,同事们一致认为孟艳当之无愧,她硬是推了出去,把荣誉让给了别的同志。
“从1984年参加工作,我就是尽我所能为红盾大家园添一抹常绿。不能想着要退休了,就有理由不作为。”孟艳朴实的话语道出的是一名工商干部最真挚的承诺。工作34年来,孟艳留下的一串串足迹虽说算不上是闪光耀眼,但看得出她每一步都走得踏踏实实,无怨无悔。 (田欣 燕翠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