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您的位置:首页-->>新闻中心-->>社会新闻-->>内容
后七村的知青楼
时间:2018/6/28 16:14:29 来源:桓台新闻网 【字号: 】 手机看新闻

“上山下乡运动”指的是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大量城市“知识青年”离开城市,在农村定居和劳动的运动。1968年12月22日,毛主席下达了“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的指示,上山下乡运动大规模展开,知识青年们相继前往农村。唐山镇后七村共来了三批知识青年,第一批1974年9月至1975年12月36人,第二批1976年9月至1977年12月53人,第三批1978年10月至1979年6月38人,三批共计127人。如今,那个时代一去不复返,但留下许多见证那个历史时代的物品,这些物品打下了当时的生活烙印,附着当时的历史文化符号。随着时间的推移,也形成了一种独特的知青文化现象,值得人们去了解、回味和挖掘。无论是一种回忆,还是一种了解,或者是一种研究,都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这也是开设知青历史文化陈列馆的目的。

知青历史文化陈列馆主题为“特殊的记忆”,其布展风格和理念秉承留住知青历史,再现当年知青的生活面貌。知青馆通过从民间收集来的大量实物,再现当时特殊历史时期的那段特殊的文化现象。

“知识青年响应毛主席‘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号召,他们利用自己的知识为改变农村落后面貌作出了很大的贡献。他们与贫下中农一起生活锻炼而感到骄傲,知青们来到后七村发扬‘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向贫下中农学习各种农活,学翻地,学种粮,学管理,学织布,学养鸡,背着粪筐去拾粪……他们认真学,认真做,苦中作乐,他们不会就学,不懂就问,什么都能学,什么都干,和群众打成一片,广大知识青年在农村的艰苦生活磨练了他们的意志品质,了解了生活,也为今后成就事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知青历史文化陈列馆负责人说。

知青历史文化陈列馆自开馆以来受到游客的普遍欢迎,人们对那段历史充满了好奇,尤其是馆里那些似曾相识的物件,他们久久地徘徊其中,心中充满了各种难以言表的感触。(摄影报道/成国栋)






版权所有:桓台新闻网  联系地址:山东省淄博市桓台县兴桓路399号  电话:0533-8181890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鲁ICP备202101648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210002  鲁公网安备 3703210200000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