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您的位置:首页-->>新闻中心-->>社会新闻-->>内容
春日“捻溜子”
时间:2018/3/21 15:32:37 来源:桓台新闻网 【字号: 】 手机看新闻

在起凤镇华沟村采访时,老人们说,现在村里的“溜子”不到200只了,会“捻溜子”这项技艺的目前在村里仅有三五人,且都是70岁以上年龄的老人,非常需要抢救和传承。

 “溜子”是马踏湖人对小舟船独特的叫法。年前刚入冬时,湖区人家就把自家的舟船沉没在了湖水中,以防隆冬时节冻胀劈裂了舟体,需要整修捻缝打补丁,这时就被抬上岸,一只只被整整齐齐排列晾晒在码头场院里,待到阳春时节进行整修。湖区人把这个整修的过程,称之为“ 捻溜子”。

“捻溜子”,就是把舟船本体上的每一条木缝,每一个钉眼,塞上浸桐油的油灰和麻捻,再以桐油与石灰和成的油腻子封牢,使之不漏水不渗水,并且防腐耐用,达到修旧如新、修破如新、修漏如新的效果。这是一个功夫活,也是一个实在活,良心活。溜子一般一年一护理,三年一捻。

开工时,好几个捻工,往往同在一条木缝上打排斧操作。他们用斧头敲打平头凿子,将麻捻塞紧在每条木缝里,一凿子跟着一凿子,一凿子压着一凿子,待到一条缝捻完后,再捻另一条缝。

工作到热闹处,听来就像唱戏开台打锣鼓一样,别有一番韵味。(摄影 / 成国栋 释修振)



马踏湖的传统木船



村里会这项技艺的人已经不多了




打磨




工具就有上百件




捻溜子




已捻好的溜子


版权所有:桓台新闻网  联系地址:山东省淄博市桓台县兴桓路399号  电话:0533-8181890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鲁ICP备202101648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210002  鲁公网安备 3703210200000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