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雪节气过后,气温进一步降低,低温、雨雪的来临,带给人民群众诸多不便,火灾触电、恶劣天气、交通事故、外伤疾病等突发情况,无论遭遇哪一方面,都会给生活蒙上阴影。如何温暖、平安地度过这个冬天,是老百姓关注的热点。近日,记者采访卫生、交管、消防等部门,为寒冬生活平安支几招。
煤烟如虎,入冬又伤人
今冬一氧化碳中毒患者明显减少,但仍需高度警惕
“冬天来了,家里生炉子的房间一定要注意通风,防止发生一氧化碳中毒,不一定严丝合缝得不通风才保暖,生命才是最宝贵的。”11月22日,县中医院急诊科主任马玉峰告诉记者,冬季来临,一氧化碳中毒又进入了高发期。记者采访桓台多家医院获悉,入冬以来,我县已经收治了6名一氧化碳中毒患者,患者数量较往年同期明显减少,多名患者是因为天气降温,重新开始使用的燃煤炉灶和烟道排烟不畅导致的。
11月22日,记者从县人民医院急诊科了解到,11月14日,一名昏迷的老人被送至县人民医院急诊科,经医生诊断,确诊为一氧化碳中毒,这是县人民医院今冬收治的首例一氧化碳中毒患者,截至目前,县人民医院已经收治4名一氧化碳中毒患者,在此期间,县中医院也收治了2名一氧化碳中毒患者。其中,多名患者在被送至医院时,已经昏迷,医护人员呼之不应,仅有一名患者中毒较轻,经过吸氧治疗后,自行出院回家。
县中医院急诊科主任马玉峰告诉记者,一氧化碳中毒,老百姓俗称煤气中毒或煤烟中毒。秋冬交替及冬春交替季节是一氧化碳中毒事件的高发期,受害者中有相当部分是少年儿童和老年人。
记者采访了解到,一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气体,吸入人体后会迅速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阻滞血红蛋白的载氧功能,造成人体组织缺氧而引起一系列的中毒症状,轻者有头痛、头晕、乏力、嗜睡、眼花、恶心呕吐;严重时,表现为呼吸困难、体温下降、瞳孔散大、意识模糊、痛觉迟钝、大小便失禁,甚至昏迷;如不及时抢救将导致死亡。
马玉峰介绍,煤炉取暖、吃炭火锅、燃气灶具或热水器等使用时未及时通风都是导致一氧化碳中毒的诱因。从报警呼救情况来看,一氧化碳中毒的呼救报警电话主要集中于早上5点到上午9点,这个时间段中毒者更容易被家人、邻居发现。“随着农村清洁取暖的推广,今年冬天一氧化碳中毒病患数量较往年同期明显下降,目前,中医院收治的两名一氧化碳中毒患者都是博兴县送过来的。”马玉峰说。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尽管一氧化碳中毒病患人数逐年递减,但其中因为在狭窄封闭室内吃火锅、烧烤等导致的中毒比例有所增加。
此前桓台曾多次发生过,朋友家人聚在一起吃木炭火锅或烤鱼烤肉,最终发生一氧化碳中毒的事例。
据了解,一般饭店包间人员流动比较多,即使在包厢一般也有排烟设备,如果发生一氧化碳中毒,通常是两个原因:一是密闭空间,通风不好,所以饭店里吃烧炭的火锅,一定要开通风排烟设备;二是木炭本身质量不好,炭湿度越大水分越多,燃烧就越不充分,越容易释放一氧化碳。
马玉峰提醒,在饭店包间吃火锅时,最好打开房门,保持通风,在家中吃炭火锅或者用木炭烧烤时,更要注意通风。此外,市民使用燃气时,要防止管道老化、跑气、漏气,烧煮时防止火焰被扑灭,导致煤气溢出。冬季开车不要长时间关闭车窗,也不要在发动后且车窗紧闭的汽车内睡觉。
(李明泽 于军)
寒冬出行,请“雾”必小心
交警支招降低事故隐患
近日,滨莱高速淄博段出现浓雾,部分路段出现团雾,为此,淄博高速交警紧急封闭了高青北、高青、桓台收费站,这让冬季交通出行安全再次成为广大市民关注的热点。22日,记者从淄博高速交警支队和桓台交警大队了解到,寒冬季节,冰雪路段和大雾是冬季驾车出行的主要安全隐患,广大驾驶员一定要注意行车安全。
淄博高速交警支队相关负责人介绍,团雾是受局部地区微气候环境的影响,在局部范围内出现能见度更低的雾。团雾外视线良好,团雾内一片朦胧,易造成重大交通事故,给行车安全带来了巨大隐患。
“团雾易发的时间多为雨后一到两天,如果天气晴好就比较容易出现。雾天开车时能见度低,视线模糊不清,司机难以看清路面上的情况,车速一旦过快,司机很容易因反应不及发生突发状况,甚至引发重大交通事故。”淄博高速交警支队相关负责人说,团雾在早晚温差比较大的时候最常见。
除突然出现的团雾之外,冬季雨雪过后,道路结冰也是寒冬出行的主要隐患之一。桓台交警大队相关负责人介绍,冬季雨雪天气过后,交管部门将通过除雪融冰等措施消除积雪,普通路面的冰雪基本会在2至3天时间内消除,并不会对道路交通造成过大影响。然而,冬天温度大幅降低,高架道路、桥梁上及路口阴暗的地方,都是比较容易结冰的地方。如果在这些地段遇到结冰情形,司机应保持镇定,并尽量减速慢行。需特别注意的是,虽然来往的车辆使路上的冰雪融化了,但下高速公路前一定要降低车速,因为很多匝道出口或交叉路口都很容易结冰。
交警部门提醒广大驾驶员,在高速公路行车时一旦遇到雾霾天气,除了要减慢车速外,驾驶人应当开启雾灯、近光灯和示廓灯,根据交警设置的限速标牌等提示通行。冰雪天气出行时,驾驶人应提前了解天气情况和沿途道路通行情况,加强对车辆状况的检查。遇到冰面有打滑现象时,不要踩急刹车,也不要猛打方向盘,要减挡降速,同时点刹。
(李明泽 于钧波)
警惕用火用电
消除火灾隐患
浴霸、电热水袋、电热毯、电暖气……这些电器是居民冬季常用的取暖设备,方便了生活的同时,也存在一定的火灾安全隐患。11月22日,桓台县消防大队提醒,随着天气转冷,家庭用火用电用气增多,火灾负荷较大,随着天气干燥,化纤衣物易引起静电,容易引发火灾。因此,秋冬季更要做好预防措施,增强防火意识。
连日来,桓台县消防大队通过现场设立消防咨询台、展示消防器材、走进学校社区、开展灭火救援实战演练等活动,形成了强大宣传声势,极大地提升了群众的消防安全意识和自防自救技能,消防人员组织火灾逃生演练,增强了广大市民的应急能力。
桓台县消防大队索镇中队队长张鹏超告诉记者,冬天天气干燥,易引发火灾,其中乱扔烟头、儿童玩火、液化气软管老化以及冬季用电、取暖等都容易引发火灾。“冬季天干物燥,在农村乱扔烟头很可能引燃路边的杂草或绿化带,家中常年使用的液化气软管很可能因为老化漏气引发火灾,这些都是冬季常见的火灾类型。”张鹏超说,此外,冬季农村使用烧土暖气时,也容易因为烟囱中冒出的火星引燃屋顶,引发火灾。
张鹏超介绍,为加强冬季消防安全工作,提高广大群众的消防安全意识,县消防大队广泛发放消防安全知识明白纸,提醒广大群众,冬季要正确使用电气设备,不要乱接电线,禁止超负荷用电,家中线路破旧老化要及时修理更换。此外,要教育儿童不能玩火,将打火机、火柴放在儿童拿不到的地方。“尤其需要注意的是,居民不要随意停车占用消防安全通道,要确保楼梯、走道等疏散通道的畅通,不要在疏散通道里堆放杂物,在消除火灾隐患的同时,也给自己留一条‘生命通道’。”张鹏超说。(李明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