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是崔佃金老师的学生,你会感到庆幸,庆幸你遇上了这样一位“严中有理、严中有智、严中有爱”的好老师,他会激发你对数学课的浓厚兴趣,使你轻松理解各种数学公式。每当谈起从事了35年的数学教学及教研工作,崔佃金都会从心底涌起难以抑制的激动,因为,他热爱这项事业,并为之倾注了不尽的心血……
角色转变,挑起高中教学重任
1991年,教了11年初中的崔佃金调入桓台一中,这是成为他从教以来遇到的一大难题。高中全国统编教材不熟悉,高中学生心理发展规律和特点更是陌生……这一系列问题都摆在了崔佃金面前,可是他从不气馁,勇敢地挑起这副重担,以最快的速度通读了高中教材,认真研究高中数学的教学方法,多次召开学生座谈会,了解学生对授课的意见和建议,不断优化教学方法。
崔佃金常说:“只有踏踏实实做好每一件事,认认真真做学生信赖的老师,才能在平凡的事业中创造伟大。”天道酬勤,崔佃金第一次教的高中91级两个班的数学成绩一直是全校第一,1994年接手两个基础较弱的班级,平均分与其他班相差近二十分,复习中崔佃金大胆采取低起点、小梯度、大覆盖面的针对性教学方法,最后高考成绩全校第一。
潜心教研,独创“心智数学教育方式”研究课题
教学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需要教师具备科学的教学方法和高超的教学艺术。“作为教师,只有用心研究教育教学,才能更好更快的成长。”崔佃金是这样说的,同样也是这样做的。
他担任学校教务主任后,充分发挥教育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优势,组织学校老师大力开发学校课程,经他策划、排版、审稿、通稿的《渔洋文化》、《马踏湖风韵》、《吕剧》、《淄博美术》等23门学校课程已经形成固定教材,初步构建了德育、文化、体育、活动四大板块组成的多元化学校课程体系,得到了省规范化学校复评和课程实施水平检查专家的高度。
崔佃金不仅是新课改的带头人,他还善于思考,在平时教学中及时发现教育科研的问题与课题。崔佃金说:“教育科研并不是神秘莫测高不可攀的,但也不是轻易就能掌握的。我从平时的教学课堂上总结出案例教育、专题教育、课题教育三种方式,成为我学习和掌握教育科研方式的有效途径。”
伴随着新课程改革,在如今桓台一中的课堂上有了更多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环节,但是学科中各种公式的记忆与运用毕竟还是枯燥无味的。那么,如何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呢?崔佃金通过研究大量课题,赴国外进行教育考察及对比分析并综合其他专题研究,终于设计出了研究课题“心智数学教育方式”。崔佃金介绍,“心智数学教育方式”吸收众多教学方法的优点,采取情景式、问题式导入新课,激起学生对问题的研究欲望。
崔佃金对记者说,一次数学课上学习到指数函数部分,他并没有将枯燥的公式写上黑板,要求学生死记硬背。而是,手拿一张白纸走上讲台,提出一个问题,“一张厚0.1毫米足够大的纸,若把它对折30次有多高?”一时间,学生们七嘴八舌地猜想着,不少学生拿起一张纸试着叠起来,有的说1米,有的说1千米……此时,崔佃金很自然地引入数学公式,学生们也迫不及待地算出了这个令人难以置信的高度为107374米,超过了珠穆朗玛峰的高度,学生们也从中体会到了指数增长的速度之快,不费吹灰之力就记住了枯燥的数学公式。
崔佃金说,“心智数学教育方式”注重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多元智能,发展学生心智。例如,学习立体几何时,他指导学生制作立体几何模型,用模型演示点、线、面、体的各种关系,使学生的立体感逐渐建立起来,很轻松地就能掌握各种知识。记者了解到,“心智数学教育方式”先后获得山东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山东省教育科研优秀成果一等奖等多项荣誉。
从优秀教师到山东省首届齐鲁名师、全国模范教师,崔佃金在教育路上不断超越自我,他说,自己的每一项荣誉背后都凝结着教育科研智慧的火花。 (苗娟)
崔佃金(前排右二)与美国高中汉语班的学生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