驾驶着飞机在湛蓝的天空翱翔,时而与翠绿的树梢擦肩而过,时而在林立的楼间穿行, 是很多“80后”、“90后”的梦想。家住锦秋小区的刘延昊以别样的方式实现了自己的“飞翔梦”,自己制作航空模型,操控它飞上蓝天。
近日,记者走进刘延昊家中时,他正在修理着一架航模,看到记者到来,刘延昊讲述了自己制作航模的缘由,在北京的一次偶然经历,点燃了制作航模的梦想。“从小就喜欢模型,但从没想过自己亲手做一架航模,五六年前去北京的时候,看见有人在操控航模,当时心里面就一种感觉,就是炫酷,想着一定要亲手做一架。”一开始,刘延昊在好奇心的驱使下购买了一架航模,他说:“航模操控起来非常有难度,有时刚飞起来就摔得粉碎,当时心里特别沮丧,之后不断摸索改进,并自学了许多机电知识。”现在,刘延昊不仅能够熟练操控航模,还将航模制造得“五脏俱全”,飞行起来与真正的飞机无异。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刘延昊对于二战时期的飞机尤其喜爱,“P-51野马”作为二战时期非常著名的战斗机,刘延昊也制作了模型,机翼、尾翼、机身、起落架等全部仿照真实飞机。为了体现航模的仿真性,刘延昊为记者展示了“P-51野马”航模,发动机启动后,记者随即感到一阵强风,险些摔倒。记者看到,航模的机翼均可摆动,与真实飞机无异。因为航模起飞、降落需要较空旷的场地,且飞行速度极快,刘延昊总是到郊区等空旷区域操控航模。虽然没有起飞,记者还是见识到了“P-51野马”航模的威力。
就像小品里说的那句话一样,“飞机不在飞多高多远,关键在平稳着陆”,“P-51野马”航模操作起来最难的部分在于降落。由于起落架较低,“P-51野马”航模极易降落时机体前倾,导致螺旋桨损坏。“能否驾驶好飞机,最好的方式就是看能否让‘P-51野马’安全着陆。”与记者谈起“P-51野马”航模时,刘延昊信心满满。
每一架航模的制作都要经过精心的调试,“飞机模型泡沫板的切割要均匀,机头配重、螺旋桨、机翼长度、宽度、电池重量、动力装置摆放的位置等许多细节都特别讲究,需反复调试,稍有不慎,飞机就容易栽倒。” 刘延昊告诉记者,放飞航模时,心情会很放松,但是制作航模却非常繁琐,不仅要准备材料、设计飞机外形、画图纸、购买相关设备,而且还时常会遇到许多困难,如在航模试飞时,有时会因为稳定性或安定性不好,飞机从高空坠落后摔得粉碎。
梦想的开始总是困难的,刘延昊也不例外。“开始家里人都反对,由于自己的坚持,家里人也逐渐支持起来。我父亲在对航模有了一定了解之后,也开始学习机电知识,空闲时间经常和我一起去郊区操控航模。”刘延昊对记者说道。
由于航模不能在城区操控,刘延昊有时也会制作船模和车模,“把模型带出去总是能成为焦点,也有许多人感兴趣想向我学习,但是了解到模型复杂的制作过程及操控难度时,就没了耐心。”刘延昊说。
对于“航模”,刘延昊的态度是“要作为梦想去实践,但不能沉迷”,交谈中记者了解到,刘延昊所学的专业是绘画,看似与航模毫不相关,在刘延昊的眼中它们却有着相同之处,“模型与绘画一样,都是艺术。制作模型的过程中,需不断加入自己的创意,不断创新,都需要有耐心和毅力。制作模型到了一定程度就不是玩,可以让人安静下来。以后我会将模型越做越好。”刘延昊说。 (张子璇)
刘延昊正在调试航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