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城管,不少人的印象是他们常常与小摊贩周旋。真实的城管工作是怎样的?近日,记者跟随90后女城管张迪上路执法,近距离感受他们的工作。
烈日炎炎仍上路巡逻,“马路”就是“办公室”
张迪家住高青县,大学毕业后,通过参加招考成为县城管执法局的一员。她瘦瘦的身形看上去很柔弱,但在同事们眼中,她却是个内心强大、做事积极的“女汉子”。张迪坦言,自己原本以为只需在办公室里写写材料,但工作后发现,大多数时间要上路巡逻,节假日也要坚守岗位。对他们而言,马路就是办公室。
记者一早跟随张迪一起坐上执法车,随其进行日常巡逻。在卫生街与兴桓路路口,有个小摊位正在占道经营,张迪和同事立刻上前劝导,“您好,这个地方是不允许摆摊设点的,容易影响交通,您可以去旁边市场内的摊点安置区。”张迪一边对摊主解释,一边详细介绍摆摊位置。摊主听后表示愿意配合工作,很快便将路边的摊位撤离。
记者了解到,在炎炎夏日,卖水果、冷饮的人员增多,流动摊点、占道经营的情况也有所增多,针对这种情况,自去年起,县城管执法局设立了摊点安置区、便民服务点、临时摊点等,并制定了城区便民摊点分布图和夏季水果临时摊点地图,把没有固定摊位的摊贩疏导至指定地点规范经营。张迪说,自从有了安置点,城市更整洁了,管理工作也更方便高效了。
老大娘上演游击战,城管也有无奈时
在槐荫路、卫生街等人员密集的道路上,记者发现不少老人摆地摊卖蔬菜,有的还骑着电动三轮车贩卖玉米。上午10:30左右,一位六七十岁的老大娘将卖玉米的三轮车停放在机动车道上,地上还摆着一小堆蔬菜,张迪赶忙上前劝导,“大娘,您把车停在这里太危险了,而且这里不允许占道经营。”张迪和她的同事们一边劝导一边帮着老大娘收拾地上的蔬菜,并小心翼翼地把菜装进车上的袋子里。大妈一边挪车,一边不紧不慢地说,“俺这电动车坏了,一会儿家里人就来帮俺把车拖回家,俺不在这卖了。”
然而,让记者大跌眼镜的是,十几分钟后,当执法人员再次回到此处时,卖菜的老大娘依然在地上摆卖着蔬菜。这次,老大娘二话不说,利索地收拾起蔬菜,骑上车“逃之夭夭”。对于这样的情况,执法人员也有些无奈,“有的摊贩就是这样和我们打游击战,尤其是很多大爷大娘,年纪又大了,我们也没办法,确实给我们的管理带来很大难度。”
有时也会受委屈,希望得到理解
上午11点左右,建设街几户沿街商铺摆上了大的遮阳伞,张迪与同事便上前依次劝导并帮助商铺收起遮阳伞,其中一家商铺的雪糕柜台摆放位置不符合规定,张迪在说明情况后,与店家一起将柜台搬到店铺门口。就在这时,一旁店铺的老板阴阳怪气地说,“你给城管几支冰棍他们就不管你了。”
听到这样挑衅的话语,张迪和同事并没有生气,她说,“大家对城管工作越来越理解,但仍有个别市民戴着有色眼镜来看待城管工作。一方面,当道路因摊贩占道经营发生拥堵时,市民便找城管反映问题;另一方面,当城管去制止占道经营的摊贩时,又会有市民认为城管不通情达理、多管闲事。无论面临怎样的声音,我们始终依据相关规定严格执法,努力确保全县的城市整洁和卫生。”
尽管工作中会遇到挫折,尽管天天在马路上风吹日晒,张迪始终对自己的工作充满热爱。“我们城管的工作不只是简单地管管商贩,查查占道,当学生们中、高考的时候,我们会24小时值班,查工地、治噪声;当孩子们上下学的时候,我们会在学校门口执勤,维护道路安全与秩序;当暴风雨来临的时候,我们会冒着风雨上墙爬屋,拆除危险广告牌;当夏季人们消暑纳凉的时候,我们会错时上下班,查油烟烧烤、治露天餐饮……对于这些,我们并不觉辛苦,相反,我们为自己骄傲。我们希望更多的人对我们的工作多一份理解和包容,这样我们工作起来也就更有劲啦。”
下午,张迪又坐上执法车,开始了忙碌的工作……
(王晓娜 李媛媛 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