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素梅认真记录“民情日志”
“有一位马大姐,她可是个大忙人,东家长,西家短,专帮人解难题,嫉恶如仇,不计得失,满腔热情……”这是曾经风靡荧屏的情景喜剧《闲人马大姐》中的主题曲,电视剧里的马大姐,帮人劝架调解,介绍对象,楼里楼外什么事她都管,人缘好,是个爱管闲事的热心人。
在羿景嘉园小区13号楼,也有这么一位“马大姐”,除了母亲、妻子等身份外,自社区网格化工作实施以来,她又多了一个称呼——社区网格管理员,被“分配”在了兰香园社区这个“格子”里。她就是张素梅,没有豪言壮语,没有惊人之举,如今63岁的她仍然壮心不已,满腔热忱地履行着社区网格管理员的义务,把服务和关爱送到了千家万户,让居民真真切切感受到社会大家庭的温暖,她像晚霞一样散发着灿烂的光和热。
公婆眼里的好儿媳
朋友口中的热心肠
1976年冬天,经亲戚介绍,年仅24岁的张素梅认识了年轻教师王克福,两人颇为投缘,见过几次面之后,携手迈进婚姻殿堂。对一个女人来说,结婚意味着必须赡养双方的父母,张素梅自然也不例外。
1978年春天,张素梅的公公就因肺病住院,生活不能自理,需要有人照料。张素梅的丈夫兄弟四人,三个弟弟年纪尚小,丈夫王克福当老师,平时教学任务繁重,经常加班加点备课,不能按时回到家中。张素梅的婆婆年事已高,再照顾一个不能自理的病人,着实很辛苦。然而,张素梅二话没说,主动承担起照顾公公的重任。平日里,公公吃喝拉撒全在床上,一勺勺喂饭、翻身擦背、洗脸、洗脚、端屎端尿成了张素梅每天生活的“必修课”。
“你还得带着孩子,太累了,咱俩轮流值班吧!”婆婆看到时常满头大汗的张素梅实在不忍,执意要和她一起照顾。拗不过婆婆的张素梅只好同意。白天,她将孩子放在病房一角,为公公擦身、换洗衣服等等全由她一个人完成,每隔两个小时还要看公公有没有大小便。为了让公公保证营养,张素梅每天变着花样做菜煲汤,趁热送到病床前。公公喜欢吃的菜,张素梅做好后细心地将其剁碎,一点点喂给他吃。
“你家闺女实在太有孝心了,你们真是好福气啊。”在病房里,看着张素梅的公公被照顾得妥妥的,病友们一片啧啧称赞。“我没有女儿,但这个儿媳妇可比女儿还能干。”张素梅的婆婆经常自豪地在其他人面前称赞儿媳。渐渐地,张素梅在整个病区里也有了一定“知名度”,好多病友都知道,老王有个孝顺儿媳。
在朋友的眼中,张素梅性格直爽要强,爱打抱不平,她是一个“热心肠”,一看到朋友有什么困难,总是乐于伸出援手,即便是陌生人也不例外。“我只是做了应该做的事情,换作别人,肯定也会这样做的。”张素梅说。
有一年冬天,张素梅去商城大集买菜,正在一处摊位前挑选黄瓜,忽然“啪”的一声,张素梅闻声抬头,只见一名男子用力地打了身边的女子一巴掌,随后用脚猛踹女子腹部,该女子当即动弹不得,无力还手。然而,那名男子并没有罢休,还继续打骂躺在地上的女子。“你住手,在大街上打女人算什么本事!”张素梅将手中的黄瓜扔在一边,立即上前喝止。“管什么闲事,俺两口子打架与你有啥关系。”该男子没有把张素梅的劝阻当回事,反而恶狠狠地怨她多管闲事。张素梅也不害怕,依旧上前进行劝解,“人家跟了你,为你生儿育女,应该在家享福,可是这么冷的天还陪你出来卖菜,你不但不领情还对人家打骂,太不应该了,赶紧赔礼道歉。”此时,集市上聚集了不少围观群众,大家纷纷指责该男子的恶劣行径。原来,这名男子因自己的老婆将一捆卖相不好的蔬菜低价卖出,而大发雷霆。听到众人的指责和张素梅不停地讲道理,该男子终于幡然悔悟:“我脾气不好,幸亏这位大嫂相劝,及时制止,否则后果不堪设想。”他扶起自己的妻子,收拾好摊子,一起开着三轮车离开了。大家纷纷对张素梅仗义执言的行为“点赞”。
张素梅常说,助人为乐是一种美德,不需要轰轰烈烈的事情,只希望人人都可以在他人遇到困难需要帮助时,站出来“帮一把”,哪怕借给他人一支铅笔这也是“雪中送炭”。自己身为一名母亲,在帮助别人的同时,也为孩子们树立了榜样。在她的言传身教下,张素梅的孩子们也喜欢助人为乐,女儿和女婿捡到装有巨额现金的钱包,辗转找到失主,原封不动归还;儿子经常救济贫困群众,捐钱捐物。
结缘社区网格管理员
面对面真诚服务居民
退休后,刚搬到羿景嘉园小区不久,张素梅晚上与朋友在小区跳广场舞时,得知社区要招聘管理员,起初她并没有放在心上,可是在朋友不停劝说下,张素梅也一同参加了应聘面试。性格豪爽、声音洪亮的张素梅让考官们眼前一亮,在随后下发的录取人员名单中,张素梅的名字赫然在列,本想过来凑个热闹的她,没料想却成为一名社区网格管理员。
目前,我县各社区均实行网格化管理,每个社区都划分为若干个网格,每个网格配备相应的管理员,负责信息采集和综合服务。羿景嘉园小区属于兰香园社区居委会管辖,因为张素梅居住在该小区,自然也就担负起为该小区居民服务的重任,张素梅主要负责小区内9#至14#楼、25#楼,200多户居民的社区服务工作。为争取早日进入角色,张素梅积极参加业务知识培训,有不懂不会的就及时向居委会工作人员请教,在最短的时间内学会了工作内容,正式“上岗”为居民服务。张素梅知道,要想服务好居民,就得摸清居民的情况和需求,白天大部分居民出门上班,她只能利用晚上时间走家串户采集信息,了解居民的需求。
“你们好,我是社区管理员张素梅,这是我的工作证,有个表格需要你们填写一下。”……夜幕降临,小区早已提前回归静谧,路灯昏暗,微光摇曳,但依然有一个熟悉的身影,缓步走在楼群之间,这就是张素梅。“社区居民对于你们的工作都很配合吧?”记者问道。张素梅说:“看到我们上门宣传很有礼貌,也很辛苦,很多人都是配合的。但也有个别居民,经常对我们冷嘲热讽,说一些不好听的话。”记者问她有没有想过放弃这份工作,她笑着说:“那可不行,我干了10年了,习惯了,也有感情了,干我们这一行的,都有‘爱管闲事’的毛病,看见啥都想管管,所以也从来没想过要换工作。”
每年4月和10月是育龄妇女查体的时间段,这也是比较难开展的一项工作。为了严格执行计划生育政策,张素梅每次都是将通知下达到每个育龄妇女本人手中,因为不单是下通知,她还要亲眼看看她们是否和自己掌握的情况一致。那段时间,张素梅下楼梯不慎摔倒,导致脚趾骨折,在家休养了三个月,尽管脚伤还未痊愈,但她依然在老伴的搀扶下,爬楼梯下通知,遇到开门后直接推诿的育龄妇女,张素梅就耐心讲明定期查体的重要性;碰到“隔门喊话”的育龄妇女,张素梅就一直在门口站着说事拉理,直到对方开门。
对于像她这样六十多岁的人来说,经常上下楼梯的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张素梅依然坚持亲自上门走访,一次找不到人的就两次,两次找不到人的就三次,个别户能去四五次,直到见到户主本人。“和我一起参加应聘的很多人都不干了,吃不了这个苦。”张素梅说,她去居民家中登记住户信息的时候,从不简单地填个表就走,她会把这个作为与居民联络感情的机会,通过与居民聊天、拉家常,了解他们的生活习惯和遇到的一些困难和问题,并尽自己所能去帮助他们。看见小区有垃圾就随手捡起来丢进垃圾桶;见到居民带小孩在小区玩耍就上前逗一逗;有上楼行动困难的老年人她就热情扶一扶……张素梅的举动,小区居民看在眼里,暖在心中,渐渐的,小区居民也与她熟悉起来,大家亲切地称呼她“张姐”,工作开展起来也变得顺心应手。
一本“民情日志”
记录社区大小事
谁家乱搭乱建,谁家没接到缴纳养老保险通知,哪个楼区搬来了新住户,美国白蛾怎么防治……社区网格管理员人人都有一本“民情日记”,上面记录着社区里的大小事情。
随手翻开张素梅的一本民情日志,上面记录:“2014年6月份,发放医疗保险或养老保险,每天观察树上是否有美国白蛾,一旦发现马上报告;随时关注育龄妇女的情况,散步时或在小公园玩时,多听听居民在议论什么,是否有我们社区工作做不到的地方。”
2014年10月份,企业退休人员资格认证需要下通知。张素梅的民情日志上是这样记录:“我入户下通知时,有的居民开玩笑说自己身体很健康,每次都会按时去居委会认证;有的居民说国家很关心老年人,所以特别支持我的工作。谢谢你们的合作。”
一本本“民情日记”,上面清清楚楚地记载着网格内方方面面的情况,这些来自网格里的第一手资料,成了张素梅工作的指向标。“居民们把我称作‘贴心管家’,这是一种信任。我通过记录‘民情日记’,工作更有了针对性,居民反映的问题也能尽快得到解决,这是一种快乐。”张素梅这样说道。
自张素梅担任社区网格管理员以来,需要下达的通知,她所负责的辖区居民无一遗漏;消防安全设施检查时,她所辖片区内的沿街商铺全部配备消防器材,得到了社区领导的一致好评。平时,辖区内偶尔有些邻里纠纷,但凡让她碰到,总要帮一帮,耐心疏导,及时化解小矛盾,邻里间也越来越信服张姐,碰到问题总爱找她一起商量解决。社区居委会工作人员王娟说:“不仅居民们少不了她,咱社区也少不了她。张姐几乎成了咱社区的编外干部。有了她,邻里们的关系更和谐了,人人都学着吃亏是福,大家的幸福感也提高了。”
老伴做起“贤内助”
家人支持最安心
“周围有好多人都说我傻,累死累活的到底是为了什么?没法,我的性格就是这样,反正做不好不踏实。”张素梅笑着说。“这样为社区服务,会不会影响到你们的生活。”面对记者这样的疑问,张素梅的丈夫王克福满眼带笑:“记得叶剑英曾经说过一句话,‘我为别人莫记心上,别人为我永之不忘’,我很尊重素梅的选择,年龄大了就要活个精神。”
全身心投入工作,自然离不开家人的支持和鼓励。张素梅的丈夫王克福是一名退休教师,平日在家喜欢看四书五经、《古文观止》等文言文古籍,琴棋书画样样精通。每次张素梅去工作时,他总是把家里打扫的干干净净;每当张素梅拖着疲惫的身影回家,王克福总是笑脸相迎,问她累不累,说几句笑话逗她开心。有一次,张素梅入户下通知,遇到一户居民不配合工作,还说了许多难听的话,她心情很低落,回到家后,王克福一眼就觉察出来,他什么也没问,转身进屋为张素梅端来一杯水,随后又搬来木盆,一边为张素梅洗脚一边说:“洗洗脚、搓搓皴,又讲卫生又健身。”张素梅听后忍不住笑了,心里也感觉轻松不少。
张素梅脚趾骨折还未痊愈的那段时间,因为工作原因,必须亲自入户下通知,王克福主动“请缨”陪她一起去,两人互相搀扶,被外人看见时张素梅很不好意思,然而王克福却顺嘴编了一句顺口溜:“搀着扶着不难看,老夫老妻需浪漫。”一下子逗乐了张素梅:“自从我干了社区管理员,给你添了很多麻烦,你烦不烦?”王克福又编了一段顺口溜:“自从你进了居委会,家里外头净好事,你爬楼,我锻炼,咱们健健康康活它二百年。”听到此话,张素梅觉得所有受的累,吃的苦,全部一扫而空。
有一位哲人说得好:“岂能尽如意,但求无愧我心。” 这就是社区网格管理员张素梅,她用自己的热心、耐心、爱心和恒心,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书写着关乎百姓柴米油盐酱醋茶的故事。 (苗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