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届全国国学课堂教学大赛,全国“语文报杯”课堂教学大赛暨优质课比赛,全国生本课堂教学大赛……近年来,在这些全国性的大赛上,总会看到一位戴了金丝眼镜,有着阳光帅气脸庞的年轻小伙子站到最高领奖台上,他就是桓台一中教师耿文超。在一中浓厚的教学氛围和教师团队的支持下,耿文超连续在全国性语文教学比赛中夺得特等奖、一等奖。
无独有偶,桓台二中教师毕俊华同样凭借过硬的授课能力站在了全国一等奖的领奖台上,取得全国中语会名师课例展示活动一等奖。“在二中教学团队的帮助下,我从‘孤军奋战’到‘博采众长’。” 毕俊华告诉记者,“县里和学校为我们老师的成长提供了好平台,我非常珍惜,不怕大家笑话,为了能讲好每堂课,我经常在洗手间对着镜子讲给自己听。”
像耿文超和毕俊华一样,在全县各中小学,教学科研活动开展得丰富多彩,教师培训和能力提升活动持续开展,保证了教学工作始终走在全国前沿,中高考不断取得优异成绩,各级各类教育捷报频传,展现出了我县教育人的独特教学个性和超凡竞争力。截至目前,全县有省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15人,省特级教师9人,市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108人,市级骨干教师197人,市级教育创新人物15人。他们构成了我县教育教学工作的中坚力量。
我县历来重视教师队伍建设,每年都通过选拔考试,将最优秀的毕业生录用到教师队伍中,充实到教学一线,近三年来共新招考教师497人,其中研究生及以上学历82人,本科学历397人,专科学历18人,使我县教师队伍的年龄结构、学科结构、学历结构得到全面改善,为整个教师队伍注入新的活力。
在此基础上,不断针对教师业务能力提升展开培训工作。“刚参加工作的时候,学校里学到的书本知识和实践教学联系不到一起,每天面对着教室里的孩子和成摞的教案无从下手,通过学校提供的外出学习交流机会,我感觉自身素质提升了,干工作也有思路了。”县世纪中学省优质课一等奖获得者胡正国告诉记者,自2007年踏上讲台,就一直从事化学教学,并带毕业班,是各种各样的培训学习让他快速成长。
据介绍,一直以来,我县将教师培训专项经费列入财政预算,每年及时拨付到位,通过请进来、走出去、送教下乡、远程研修、蹲点教研、杏坛新秀校本等方式,促进了教师专业成长。同时组织校干、教师队伍参加各级各类培训,进一步提升校长、教师队伍的管理水平和专业素养。多次组织优秀校干教师参加国培、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班主任培训班及名师、名校长高级研修班。在全市实验教学优秀案例评选中,我县14名参赛教师有7人获得一等奖,获奖人数位居全市第一。广泛开展“订单式”教研,“菜单式”服务,全县范围内 “落实课堂教学改革无死角”,通过各种课堂教学比赛活动,如骨干教师上示范课、观摩课、年轻教师上汇报课、达标课,教研员上下水课、展示课等,打造高效课堂,提升了全县教师尤其是农村教师的业务水平。截至目前,全县有3名教师荣获全国课堂教学大赛一等奖,3名教师被评为全国优秀(模范)教师,1名教师被评为齐鲁名师,2名教师入选齐鲁名师建设工程人选,充分发挥了示范、引领、带动作用。 (岳可华 沈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