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您的位置:首页-->>新闻中心-->>其他新闻-->>内容
高古灵动优雅
时间:2015/1/13 9:45:30 来源:桓台新闻网 【字号: 】 手机看新闻
    简介:田茂真,1974年生于山东桓台起凤镇,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专业在职研究生学历,5次荣立三等功,现供职于广东省惠州市地税局。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中国楹联学会会员。书法作品多次在全国、全军展赛中获奖,7次入展中国书协主办的展览,有政工理论、评论文章和文学作品700多篇(幅)散见于《人民日报》、《解放军报》等报刊。

    欣闻田茂真书法作品选出版,在此深表祝贺!
    面前摆放着田茂真发来的数十幅书法新作图片,行、草、楷、隶皆备,可谓琳琅满目,极其养眼,尤其是新颖的布局,流畅的笔墨,典雅的韵味,让人感佩,深为田茂真渐入佳境的书写而高兴。 
    田茂真阳光俊秀,既有齐鲁人的豪爽,又有南粤人的精细,文雅倜傥,透达洒脱,一派文人书法家气息。近年来,他将精致与典雅揉搓在一起,精心灌注于汉字书写之中,赢得不凡的佳绩,频繁入选全国高等级展览,不时获得万人瞩目的奖项,深得业内人士赏识。诸多有识之士,不吝文字篇幅,对田茂真的艺术追求、书法格局、人品器识,做了悉中肯綮的评述。我作为与田茂真深交已久的书法道友,也当不揣谫陋,聊抒一孔之见。 
    田茂真的这批书法新作,有三个特点值得解读: 
    其一,取法高古。高古有两个含义,一为传统,二为正统。汉字书写讲究源流,推崇经典,从哪里来到哪里去,一目了然。贴学正宗为“二王”一脉,显然田茂真的行草书, “二王”经典痕迹不仅体现于技法,也反映出田茂真的书写观念,尊崇经典又不为经典左右。田茂真的楷书与隶书大多取法残碑断碣,但都取其正而疏其偏,或明或暗都映衬着经典的影子,格调清新,品味隽永,极少寒酸陋薄之态,雅姿多彩,浑厚率意。取法高古,并非泥古不化,而是善于化古出新。田茂真没有固执地厮守古意,而是准确把握经典的意味,汲取精华,润我笔墨。田茂真是位很注重从传统走出来的现代书家,信手撷取他们的书写长处,激活自己的书写空间,尽力体现孙过庭倡导的“古不乖时,今不同弊”的书写理念。 
    其二,用笔灵动。用笔晦涩复杂,所谓“用笔千古不易”乃说法而已,至今无人真正弄懂。田茂真经过长期的锤炼,用笔的能力日臻成熟,无论是出笔还是入笔都暗含着复杂变化,有方,有圆,有尖圆兼具,尤其是出笔的形态变化多端,有平伸,有上挑,有低回,更多的是含而不露,欲行则止,欲动又停,意味无穷。比如,隶书用笔相当丰富,楷书方折圆润,略带隶意,行草提按适度,多姿多彩。总的来说,田茂真的用笔清晰明快,爽利多变,很少有拖泥带水的装腔作势和无病呻吟。他书写时铺毫恰当,折带分明,绞转有度,提按自然,收放有法,明快沉着,轻松自如,很值得玩味和思考。 
    其三,体势优雅。体势是一个书家书写个性的体现,风格亦然。古代书家很重视书写体势,最早的书法文献大都强调书法体势。崔瑗的《草书势》、卫恒的《四体书势》都是专门论述书势的。点画的发展趋势和力度均体现书势的成功与失败。田茂真的书法对体势的把握很到位,因此很感人。楷书也好,行草也罢,隶书更是如此。点有点势,画有画势,字有字势,行有行势,点线面相互照应,顾盼生姿态,动静起伏,和谐统一而又姿态生动,整体感非常强,轻重浓淡开合有度,既势如竹又力透纸背。隶书开张,波磔云诡,飞檐曲直,楚楚动人。楷书的捺画跌宕起伏,沉着挺拔,内部隐藏着巨大的力量,源源不绝,生生不息地奔向生命的尽头。楷书的形体疏朗瑾严,随形造势,不拘定法,可观可感性很强。 
    田茂真的书写特点充满着合理的机巧和随性的挥洒,是他精神追求的交集、血脉喷张的折射、人生真气的供养。相信田茂真随着经验阅历的不断丰满和认知学识的进一步深化,将自身的灵气和才气融会贯通,创造出美轮美奂的佳作来! 
    (作者吴正前,空军大校军衔,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解放军报》等报刊特约撰稿人。)
版权所有:桓台新闻网  联系地址:山东省淄博市桓台县兴桓路399号  电话:0533-8181890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鲁ICP备202101648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210002  鲁公网安备 3703210200000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