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8日,县农业局执法大队开展集中销毁活动,对近年来查获的207.5公斤假劣玉米种子进行了集中销毁。
记者跟随县农业局执法大队来到位于田庄镇的销毁现场,几名工作人员正在堆放近年来查获的假劣种子。记者注意到,这些假劣种子全是不同品牌的玉米种子,其中大部分为假冒伪劣产品,有的宣称是可以抗旱、抗病玉米新品种,实际上却是未经国家审定的问题产品。
“自2006年以来,我县共查获各类假劣玉米种子207.5公斤,价值5000余元,一旦这些假劣种子流入市场,将给农民造成更大的损失。”县农业局执法大队大队长李宏业说,确保种子质量是农业高产稳产的基础,近年来,我县严查假冒伪劣、未审先推、无证生产经营、包装标签不规范等种子产品和违法行为,防止种子坑农害农事件发生,保障农业生产安全。
上午10时,工作人员将整袋整袋的假劣种子倒入两个事先挖好的深坑中,这些假劣种子通过深埋处理,在自然条件下分解发酵,将转化为有机肥料用于农业生产。李宏业介绍,深埋销毁是销毁假劣种子最环保的方式,此次销毁的假劣玉米种子留存时间较长,种子包衣中的农药及其他化学成分已经自然降解,不会引起环境污染。
那么农民如何买到放心的种子?县农业局执法大队工作人员提醒,购买种子时,一定要到证照齐全的农资经营店购买;要买有正规包装的种子,并要仔细查看包装有无拆包痕迹;要看清楚种子包装上的审定时间和推广范围;购买种子时,要检验好种子的色泽、完整性、有无霉变颗粒等,发现问题,立即退货。最重要的是,购买种子后,一定要注意索要发票,这为处理假劣种子提供直接的依据。
据了解,今年以来,县农业局执法大队以保障农业生产和农产品质量安全为主线,以禁限用高毒农药、假冒伪劣农资为监管重点,全面推行农药经营实名制,进一步规范了农资市场经营秩序。截至目前,共出动执法人员540人次,检查农业投入品经营门店、农产品生产基地、合作社1100余家次,检查玉米、棉花、花生品种60余个,查处违法行为36起,下达责令改正通知书27件,当场处罚2起,有力震慑了违法犯罪分子,维护了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 (李明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