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您的位置:首页-->>新闻中心-->>教育周刊-->>内容
教育更惠民 百姓笑开颜
时间:2012-12-21 15:01:02 来源: 【字号: 】 手机看新闻

     投资5300万元的城南学校小学一期工程即将竣工,今年暑假提前招生;投资5000余万元全面落实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加固项目62个,新建项目18个,对20处农村中小学进行水冲式厕所改造;完成农村中小学642个班电子白板配备安装,进一步缩小城乡教育差距,努力建设人民群众满意的教育强县

  基础设施持续投入:今年以来,我县投资5300万元的城南学校小学一期工程建设顺利,已提前招生。投资5000余万元,全面推进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落实加固项目62个,新建项目18个,对20处农村中小学进行水冲式厕所改造,投资600万元的索镇一中新建教学楼竣工投用,投资570万元的周家中学食堂餐厅工程等进展顺利。马桥镇总投资2000余万元的中心幼儿园即将开园招生,其他镇中心幼儿园提升改造工作也都有序进行中。
  “全免一补”力度加大:我县自2008年开始在全省率先实现了“全免一补”,全部免除义务教育段学生杂费、课本费、作业本费,统一为义务教育段学生缴纳校方责任险和校车承运人责任保险,免费查体,免除住宿费。今年以来,我县义务教育段困难家庭学生学习、生活补助标准和受助比例都有了新的提高。对低保家庭子女接受学前教育每人每年给予1200元补助,实现贫困生救助全覆盖。
  共建城乡教育区域共同体:为进一步均衡城乡教育发展,我县自去年下半年开始,开展了城乡教育区域共同体建设。共同体围绕教育教学、学校管理、教师研训、团队管理、师生交流活动、课堂教学改革等方面开展了形式丰富的共建活动,在探索城乡学校管理一体化工作方法、教师互派流动机制、促进城乡学校共同发展的保障机制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初步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善的共建模式。
  一项项涉及教育体育工作的重要民生工程逐一建设,一张张学生与家长的笑脸是对教育惠民政策带来实惠的最满意表达……今年以来,教育体育工作者深入落实“教育以育人为本、办学以教师为本、教学以质量为本、课堂以学生为本”的理念,着力办好每一所学校、发展好每一位教师、培育好每一名学生,努力建设人民群众满意的教育强县。   
       基础设施建设持续投入,中小学办学条件显著改善
  镜头一:“再过一段时间,我家的孩子就可以到这里来上学了。到时候,接送孩子就方便多了。”自今年暑假开始,家住金洲花园小区的刘先生在上下班时,都要绕到建设中的城南学校去看一眼。看着逐渐竣工的城南学校小学一期工程,想象着将来孩子搬进学校的美好景象,刘先生心里乐开了花。刘先生老家是荆家镇陈桥村,为改善居住条件,在金洲花园买了房子,此前由于小区附近没有学校,一度为即将上小学的孩子如何接送犯愁。“现在好了,以后孩子能就近上学了。”看着城南学校的3栋4层小学教学楼完工,刘先生为自己当初的选择感到无比满意。
  镜头二:“喂,你好,请问我们订购的滑梯什么时间到?”“师傅,麻烦你把这个橱柜再往里靠一下。”……近段时间,马桥镇中心幼儿园园长于静特别忙。赶赴外地考察、订购儿童玩具及设备,根据自己多年的教育经验不断提出构想,与施工方的技术人员共同探讨……总投资2000余万元的马桥镇中心幼儿园主体已竣工,后期的配套、装修及招生正在有条不紊进行。“现在的孩子真幸福,在这么好的幼儿园里长大!”“我做梦也没想过,咱农村能建这么好的幼儿园。”砌砖、抹灰、运料……看着一辆辆载货的车出出进进,头戴安全帽的工人师傅们忙忙碌碌,镇中心幼儿园一点点竣工……马桥镇各村的村民难掩心中的兴奋。
  “基本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化”是我县建设教育现代化的首要目标,根据这一目标,县教体局进一步推进中小学办学条件标准化建设。今年以来,投资5300万元的城南学校小学一期工程建设顺利,将于近期竣工,已提前招生。全面推进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落实加固项目62个, 新建项目18个,对20处农村中小学进行水冲式厕所改造,总投资5000余万元。田庄镇中心小学、唐山镇中心小学等学校校舍加固工程和投资600万元的索镇一中新建教学楼竣工投用,投资570万元的周家中学食堂餐厅工程等进展顺利。加快教育信息化建设,整建制推进电子白板配备工作,完成农村中小学642个班电子白板配备安装,基本实现了农村定点中小学电子白板进教室。新配备教师用笔记本电脑800余台,提升数字化校园建设水平。3月9日,全国“基于云架构的数字化校园”建设研讨会在桓台县世纪中学召开。


10月11日,淄博市中小学云终端技术培训会在县世纪中学召开。  (成国栋  摄)


    不仅仅是九年义务教育,学前教育也牵动着党委和政府的心。在年初召开的全县教育工作会议上,县政府与各镇签订了中心幼儿园建设目标责任书,对工程完成期限、建设标准等提出了明确要求。截至目前,马桥镇总投资2000余万元的中心幼儿园即将开园招生,其他镇中心幼儿园提升改造工作也在有序进行。城区新建生活小区配套幼儿园建设也得到落实,紫悦城幼儿园、兴旺花园幼儿园都已纳入建设计划。
    继续加大“全免一补”力度,贫困生救助体系更加健全完善
    镜头一:9月1日,桓台县2012年大学新生助学资助金发放仪式在桓台二中举办,全县66名家庭经济困难大学新生每人领取了3000元资助金。桓台一中的学生王尧尧激动地说:“有了这些钱,爸爸的心总算可以放下了。”原来,王菲菲、王尧尧是果里镇黄家村的双胞胎姐妹。姐姐王菲菲被山东财经大学录取,妹妹王尧尧被山东大学录取。面对两份先后到来的录取通知书,近两万元的学费,让一家人在欢喜过后又陷入了深深的忧愁之中。原来,王尧尧的妈妈患有肾结石,两次大型手术花光了家中的积蓄,一家人全靠父亲王立广在一家企业当保安的微薄收入生活。当一家人为姐妹两人上大学所需的学费、住宿费、书本费发愁时,她们收到了县里发放的2012年大学新生助学资助金。
    镜头二:“去年下半年,孩子领到了县里发放的600元资助金,解决了这学期上学的费用问题。听说镇上还要实行‘教育券’制度,我家孩子一年还能享受300元的补助。”索镇北辛幼儿园的低保家庭儿童徐某的妈妈毕女士对能够享受到教育补助很高兴。据北辛幼儿园园长周萍介绍,去年以来,桓台县将学前教育困难家庭幼儿纳入了全县贫困生资助体系,对家庭经济困难儿童、孤儿和残疾儿童等,县级以上财政每年给予1200元的资助。该园有近150名幼儿,去年下半年就有20个孩子领到了县里600元的补助。该园是市级示范幼儿园,但收费标准却是按市级二类园每学期收取650元,照这样计算,加上镇上每学期150元的“教育券”,这些孩子上学基本不用交钱了。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始终高度重视教育工作,不断建立健全家庭困难学生资助体系,确保让每一个孩子都能上得起学、上好学,不断推进教育公平建设。我县自2008年开始在全省率先实现了“全免一补”工作,全部免除义务教育段学生杂费、课本费、作业本费,统一为义务教育段学生缴纳校方责任险和校车承运人责任保险,免费查体,免除住宿费。
    今年以来,我县义务教育段困难家庭学生学习、生活补助标准和受助比例都有了新的提高。对低保家庭子女接受学前教育每人每年给予1200元补助,实现贫困生救助全覆盖。截至目前,已经为2702名义务教育段困难家庭学生发放资助金62万元,为1486名幼儿发放学前教育资助金90万元,为66名困难家庭大学新生发放资助金20万元,“东岳教育奖励基金”设立“东岳救助基金”10万元,对100名品学兼优的贫困学生各资助1000元。
    共建教育区域共同体,城乡学校建立帮扶新模式
    镜头一:近段时间,县实验小学校长孙华修带领学校班子成员到索镇北辛小学,就学校的管理、教育流程设计、学生活动安排等进行了分析探讨。北辛小学校长罗华感慨地说:“城里教师良好的个人基本功、先进的教学理念和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让我大开眼界,我需要学习的东西还有很多。这个共建城乡教育区域共同体注定要影响我一生的从教经历。”
    镜头二:“乡镇教师的朴实、踏实,对工作的淳朴热情让我敬佩,他们吃苦耐劳、无私奉献的敬业精神永远值得我学习。”刚刚上完课的县实验中学初二英语教师张扬谈起参与城乡教育区域共同体建设有着深深的感受。新学期开始,本着“联校研修、资源共享”的目的,县实验中学牵头与起凤中学、唐山中学、田庄中学结成城乡教育区域共同体,并制定了共同体三年发展规划,全面提高共同体内各校的办学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
    自去年下半年起,县教体局组织县实验小学与索镇中心小学、唐山镇第二小学开展城乡教育区域共同体建设试点。运行一年来,共同体围绕教育教学、学校管理、教师研训、团队管理、师生交流活动、课堂教学改革等方面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共建活动,在探索城乡学校管理一体化工作方法、教师互派流动机制、促进城乡学校共同发展的保障机制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初步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善的共建模式。今年新学期开始,县实验中学、世纪中学、实验学校、一小、二小、县实验幼儿园分别与2至3处农村中小学建立共同体。
    在此基础上,为进一步均衡城乡教育发展,县教体局继续实施城乡学校教师对口交流工作,落实“新评聘中高级教师职称人员必须有一年以上农村中小学任教经历”的制度,引导和鼓励优秀、骨干教师到农村任教、支教,长期留在农村从教。今年新招聘135名中小学教师多数安排在农村中小学任教。各镇党委、政府也高度重视优秀师资引进工作,马桥镇政府对优秀骨干教师每年给予3000元至24000元的教科研津贴,在今年的教学工作表彰会上,50余名教师领到近10万元的奖励。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教师综合素质有效提升
    镜头一:“这个周末我们还去红莲湖划船!” “好啊,上次在沙滩上玩得可开心了!” 对话的是荆家镇荆三小学的师生俩,五年级学生荆延飞和他的“代理家长”沈丽荣老师。荆家镇外出务工人员多,已成家的青壮年有的夫妻一方外出,有的夫妻双双外出,留下了一批留守孩子。为进一步做好留守儿童工作,促进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荆三小学全体教师与留守儿童结成管护对子,积极做好留守儿童的“代理家长”。
   镜头二:在宽敞明亮的教室内,学生们正在上语文课。台上的教师一边讲课,一边娴熟地运用着课件,语句亲切,妙语连珠;台下的学生一个个认真听课,踊跃发言。在教室的后面,一群旁听的人与平时听课的老师不同,他们在听课过程中,眼睛一会儿看着老师,一会儿落在学生身上,脸上不时露出欣慰的笑容。这是果里中学为让家长们更好地了解学校,了解教师,了解自己孩子在校学习生活情况,进一步增进家校联系,开展的“教学开放日”活动。“教学开放日”定期邀请家长走进学校,深入课堂,与学校领导、任课老师探讨交流,全方位了解学校的教学、管理情况。
    有好的教师,才有好的教育。我县坚持把师德建设放在首位,把建立健全培养培训机制作为队伍建设的基础,着力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努力发展并形成自己的名师团队。进一步建立健全师德建设与考评机制,在教育系统中深入开展“践行师德规范、争做教书育人楷模”主题教育活动,并将之贯穿全年师德建设始终。同时完善师德考评制度,为教师建立师德档案,让家长、学生充分参与评价,使考评意见更具广泛性。
    在教师业务素养提升方面,县教育系统着眼建立多元常规的教师培养培训机制,全面提升教师业务素质。今年以来,先后组织参加了省教研员远程研修、新《课程标准》解读和培训、全省中小学教师暑期网络研修、市县交互式电子白板应用技术培训等。邀请全国知名的专家、优秀教师作报告、讲示范课,同时选派优秀教师到省内外参加培训,到英国、澳大利亚等国参加交流学习。在骨干教师培养方面,成立桓台县名师培养专家团队,每年组织全县1000多名教师参加三优评选,搭建发现、锻炼名师的平台。2011年,我县有67名教师在市优质课评选中获一等奖,占全市近1/5;王桂荣、于克东、陈秀等7名年轻教师获山东省教学能手称号。目前,全县已有齐鲁名师3人,省市特级教师11人,省级教学能手14人,淄博名师8人。
    群雁高飞头雁带,教育工作离不开优秀的校长队伍。在今年6月召开的第8届教育主题论坛上,全县中小学校长、幼儿园园长共100余人参会,6位校长就推进教育评价制度创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创新、三级课程体系创新等工作作了主旨发言。7月份,组织召开了县属学校和镇中心学校校长理论读书会,对全面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进行了专题研讨。11月4日,全县农村初中校长、镇中心校中学业务副校长到江苏洋思中学进行高效课堂、影子培训,跟随洋思中学校长及所领导的团队,通过听课、交流、查看、挂职、观摩、讨论、汇报等学习形式,认真学习、观察、体验和感受高效课堂打造,学校育人思想、理念,在管理过程中形成的严谨有效的管理制度和方法。农村小学校长的专题培训也将在12月举行。在外出取经的同时,县教体局实施了中小学校长“读书富脑”工程,组织校长广泛阅读古今中外教育教学理论、经典名著、专著,为校长搭建一个多读书、勤思考的平台,打造学习型、研究型、专家型校长队伍。
    深化教学改革创新,素质教育取得新提高
    镜头一:“哆米索索拉拉发…… ”下午课外活动时间,走进起凤小学的校园,一阵阵欢快的琴声从教室里传出,十余个小学生正端坐在电子琴前,在老师的指导下练习弹奏。隔壁的舞蹈室里,一群小朋友们正在练习基本功。正在练习的一位小朋友告诉记者,她是学校三年级一班的学生,学习跳舞两年多了,学校有舞蹈室和大镜子,有专业老师指导。“我现在正抓紧排练,准备元旦文艺节目。”起凤小学开设了以艺术、文学、科技、体育、综合实践为主体的社团活动近25项,参与率达到100%。此外,还依托马踏湖的自然资源优势开设了苇编、柳编、蒲编、荷灯等活动项目。丰富多彩的活动吸引了全体学生参与,满足了每个学生的个性发展需求。
   镜头二:踏进县实验中学的教室及各功能教室,真是令人惊叹:所有教室及主要教学活动场所都配备了多媒体投影机、交互式电子白板、数字化视频展台、自动寻址音箱、校园广播以及电视盒。他们采用有线和无线相结合的方式,实现了千兆骨干网,建立了门户网站、资源网站、蠡风平台和Web自适应、敏特、英语一百易、图书管理、心理教育测评、电子屏、家校通短信平台等应用系统。学校还构建了一个无缝隙、全覆盖校园安全监控系统,为师生的人身安全和学校的财产安全提供了有力的辅助保障。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在县实验中学达到了常态化、科学化、规范化、高效化……学校为孩子们创设的“高效课堂”,成为放飞希望的助推器,而正是依托这些现代信息化工具,学校以课堂教学为中心,以课堂教学研究为突破口,为全面提高孩子们的学习质量导航。
    教育引领未来,尤其需要不断创新。课程与课堂改革是教育创新的第一课题。我县确立2012年为生本课堂“12345”工程推进年,提出了“全县实施课堂教学改革无死角”、“校长不抓课堂教学改革就是不作为”等要求,实施典型引领、活动推动策略,引领广大教师积极投身课堂教学改革,取得良好的效果。5月11日,全市初中课堂教学改革现场观摩暨课堂教学改革攻坚年活动启动仪式在我县举行。积极做好课改重点课题研究,县教体局承担的5项教育部和省“十一五”课题顺利结题,教育部课题《关于实施国学经典诵读工程,提高师生人文素养的研究》获得专家好评,我县被评为国学教育先进实验地区;新申报、立项“十二五”课题8项,其中《动态生成的高中课堂教学模式研究》被列入山东省教学研究重点课题。
    教育创新推进了理念的提升,从根本上促进了素质教育的深入实施,保障了教育质量的稳步提升。县实验中学努力构建全方位创新型班会教育体系,桓台二中、渔洋中学积极探索构建教师全员指导学生发展推进机制,县世纪中学积极推进入学、毕业德育课程建设。中小学生科技创新教育进一步加强。在全国数理化学科展示活动总决赛中,有2人获一等奖,3人获二等奖。在全省第三届初中生创新实验大赛中,荣获17个一等奖,15个二等奖。在山东省2012年航空航天模型锦标赛上,我县代表淄博市参赛,勇夺中学女子组航天团体冠军。中小学体育教育取得新突破,5月9日至10日,山东省中小学“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现场展示暨经验交流会议在我县举行,县渔洋中学、实验学校、世纪中学、第二小学分别提供参观现场,教育部和省教育厅领导对我县取得的成绩给予充分肯定。
    建设人民群众满意的教育强县,不仅是党委、政府和教育系统的责任,也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近年来,关心、关注、支持教育的热情空前高涨,县委、县政府正是紧紧抓住这一有利时机,出台一系列支持教育优先发展的刚性政策和教育惠民的具体措施,有力地推动了教育事业的科学发展。        (岳可华)

关键词:||
电话:0533-8188650    版权所有:桓台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