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您的位置:首页-->>新闻中心-->>镇街新闻-->>内容
真心真意求学   热情热心指导
——唐山镇“第一书记”拜师求学侧记
时间:2012-12-18 8:08:40 来源: 【字号: 】 手机看新闻

    “作为农村支部书记,首先要当一个公道人,处事的时候,一定要常怀公正之心,说公道话、办公道事。”12月17日上午9点,在唐山镇东莫王村村委办公室,赵勐等四名“第一书记”正在倾听导师——东莫王村党支部书记潘向河指导。
    据了解,为提高“第一书记”的履职能力,唐山镇党委结合农村工作实际,对“第一书记”开展“导师制”岗位特需培训,有针对性地培训基层工作政策、涉农法律法规及如何吃透村情民意等重点内容。精心挑选了农村工作经验非常丰富的东莫王村党支部书记潘向河作为导师,对唐山镇的四名“第一书记”进行指导。
    开展“导师制”六个月来,潘向河通过实地参观、现场座谈、电话指导等形式,帮助“第一书记”进一步拓宽了思路,丰富了基层工作经验。截至12月17日,潘向河已经对该镇四位“第一书记”电话指导50余次,当面指导30余次,解决问题20余个。
    这天,唐山镇的四名“第一书记”像学生一样,一大早就来到了东莫王村。在村委办公室里,他们围坐在潘向河身边,就村集体经济发展、维护和谐稳定、为民办实事好事等问题进行请教。
    “潘书记,我到村里半年多了,在县民政局的大力支持下,我们村安装了自来水、路灯,建设了健身广场。下一步,如何发展集体经济,为和谐稳定打下基础呢?” 唐五村“第一书记”田兴军问。 
    “作为农村党支部书记,光当个公道人还不够,还要当科学发展的带头人。要发展集体经济,首先要统一村“两委”成员和全体村民的思想,达成共识;其次是抓住全镇项目建设的机遇,依托村里有利的地理位置,走优化发展环境、集体经济创收之路。”潘向河说。 
    潘向河的话音刚刚落下,邢里村“第一书记”孙丰银就问:“导师,您这句话提醒了我。我们村集体经济一直薄弱,您看如何克服发展面临的最大障碍呢?”潘向河站起身,指着桓台县地图说:“邢里村位于唐山氟硅材料产业园区内,区位优势明显,发展前景广阔、潜力巨大。首先要给村民算好利益账、发展账,统一好村民思想,围绕为东岳集团服务做好文章,增加村集体收入。”“第一书记”荆刚插话道:“对于地理位置相对偏僻的村,要盘活废弃窑湾、厂房等闲置资产,走招商引资之路。如东营村、莫王村就利用闲置窑湾、厂房,成功引进了江辰服装、万吉塑胶等企业,增加村集体收入。”
    不知不觉间,已是中午11点半。潘向河对四名“弟子”语重心长地说:“作为‘第一书记’,要结合本村实际,把上级的决策部署在村里不折不扣地落实好、贯彻好。行动上要实干,发挥好指导帮带作用,利用部门优势,实心实意为群众办实事、好事。” 潘向河推心置腹的一番话,让四名“第一书记”钦佩感动不已。郭店村“第一书记”赵勐激动地说:“这次请教,真是不虚此行。有了您的悉心指导,我们会少走很多弯路。今后我还要多向您请教。” (岳可华 韩雯雯)


关键词:||
电话:0533-8188650    版权所有:桓台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