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您的位置:首页-->>新闻中心-->>镇街新闻-->>内容
农家书屋成为农民“文化加油站”
“第一书记”单长胜切实帮扶新城镇赵苏村
时间:2012-12-12 9:00:11 来源: 【字号: 】 手机看新闻

    “现在老百姓的生活条件好了,精神文化方面就有了更高的追求,在单书记的帮助下,村里建成了农家书屋,满足了村民的需求。”近日,记者在新城镇赵苏村采访时,该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王庆华高兴地告诉记者。
    今年,县城管局开始挂包帮扶赵苏村,并选派单长胜到村里担任“第一书记”。单长胜到任后,积极入户走访,了解民情,为丰富村民的文化生活,单长胜为村里送来了书籍1500册,并帮助村里建成了农家书屋。
    记者在该村农家书屋看到,宽敞明亮的书屋内一排排书架摆放整齐,图书刚刚搬到书屋里,村民们就“沉不住气”了,争相帮忙分类摆放,挑选自己喜爱的书籍。村民们一边看书,一边高兴地说:“村里有了农家书屋,空闲时就可以来借书看了。”
    “村民们一有时间就过来浏览、借阅。”据王庆华介绍,农家书屋的建立给村民送来了精神食粮,改变了群众“看书难、借书难”问题。书屋内书籍种类丰富,村民有了更多的选择,实现了村民就近借阅,极大地提高了村民的阅读热情。同时,村民的文化素质也得到提升。书屋虽然刚建成,但每天都有不少村民前来看书,村民们比较喜欢养生、养殖、种植、法律等方面的书籍,通过读书,村民们丰富了头脑,开阔了视野。
    “有了农家书屋,俺有空就来看书,单书记的工作很到位。”村民告诉记者,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业余时间也越来越多,以前凑一块打打牌、聊聊天,现在有了这么多书籍,业余文化生活更丰富。
    眼下,正值冬季养殖管理的关键时期,村民罗美从事养殖多年,听说村里建成了农家书屋,便经常来查阅资料。“书屋中养殖的书籍种类很丰富,针对自己养殖中存在的问题,书中都有详细解答,还有很多养殖技巧,通过读书,不但学到了知识,也使自己的养殖事业少走了弯路,养殖更科学、更高效。”
    书屋里,两位年纪较大的村民正在交流所学到的新知识。“你看,早上锻炼并不合适,最好的运动时间应是下午,空气好,以前俺不知道。” “年纪大了要少食多餐,注意清淡饮食、均衡饮食。”两位老人表示,以后每天都要来书屋挑几本书看看。
    “自从农家书屋建成后,村里读书看报、学习知识的人多了,农家书屋真正成为了村民的‘精神粮仓’。”王庆华说。          (王一鸣)     


 

关键词:||
电话:0533-8188650    版权所有:桓台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