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民政局帮扶俺们村以来,许多困扰村里多年的问题都得到了解决,村民们都很高兴。”唐山镇唐五村党支部书记于修德说。县民政局与所包村唐五村主动对接,始终坚持“困难不解决,帮扶不脱钩”原则,把帮扶工作抓在手上,落实到行动上,立足于“输血”与“造血”相结合,切实帮助所包村解决实际困难。
唐五村由于诸多原因村级经济基础薄弱,自调整村级“两委”班子以来,村“两委”成员解决了村民部分难题,但仍存在一些实际困难,比如群众喝水、夜晚行走、娱乐健身等诸多问题需要解决。了解到这些情况后,县民政局班子成员多次召开会议,研究部署包村工作,及时制定帮扶计划,落实帮扶措施。成立了帮扶工作领导小组,并指派专人具体负责此项工作,明确要求帮扶人员以包村工作为己任,在具体工作中坚持做到“四有”,即有计划、有落实、有考核、有记录,定期向领导班子成员汇报工作开展情况,切实把包村工作落到实处。
为了制定切实可行的帮扶方案,该局领导班子成员多次到该村实地勘察并走访群众,实地了解情况,与村“两委”成员共同商讨发展思路,在认真听取村民代表意见的基础上,全面分析现状,明确了“早动手、快推进、速变新”的总体帮扶思路,逐项解决。
县民政局从关乎群众生产生活的基本问题入手进行帮扶。自来水入户工程涉及家家户户,工程总投资20余万元,唐五村通过各方筹资,资金缺口仍较大。村干部正在为此犯愁时,县民政局特事特办,向上级争取了5万元的扶持资金,解了燃眉之急。今年60岁的王希德高兴地说:“民政部门对俺们村的帮助很大,今年秋,帮俺们联系了300亩的青贮,解决了秸秆焚烧的问题,现在,俺还喝上了卫生达标的自来水。”
该村70多岁的张大爷高兴地说:“路灯安装俺期盼很久了,这也是民政部门帮俺们村做的一件好事。”
张大爷说:“村里的路灯亮了!过去背街路巷没有路灯,一到晚上黑灯瞎火,路都难走。现在路灯一亮,走起路来方便多了。”
一直以来,村民们都非常希望村里在背街路巷安装上路灯,方便夜晚行走。县民政局通过走访了解到这一情况后,投资2万元为该村的背街路巷安装路灯30盏。如今路灯亮了,村民们再也不用摸黑夜行了。
“建设健身广场是村民们提的最多的。”于修德说。于是,县民政局根据村民意愿,投资10万元开辟了2000平方米的健身广场。工程从10月份动工建设,11月底竣工并投入使用。健身广场投入使用后,该村的村民每天晚上都自发地聚集到健身广场上,伴随着优美的音乐,跳起欢快的健身舞。
村民在健身广场锻炼身体
村民们高兴地说:“自从有了这个健身广场,俺们再也不需要到邻村的健身广场了,走出家门,几步远,就到了俺们的新健身广场,各种器材一应俱全,这日子越过越有滋味。”
了解到村里种植大棚西瓜的比较多后,县民政局在广泛征求民意的基础上,组织部分村民到寿光进行了参观学习。在寿光,村民们首先参观了高效冬暖大棚生产,对高效能的现代化冬暖式大棚从结构到种植模式进行全面了解,随后参观了大棚辣椒、西瓜生产,并对生产管理中的细节进行了认真的探讨和学习,还参观了高标准智能化育苗温室,村民们对现代育苗设施和高质量的商品蔬菜幼苗的市场化供应产生了浓厚兴趣。村民们一致表示,通过参观学习,开阔了视野,对今后的大棚西瓜种植更有信心了。
针对村里的贫困户,县民政局根据救助政策,为6户低保户家庭加入了“金牛致富工程”,使低保户年均增加纯收入2500元。同时,组织机关干部与困难户、老党员进行结对,定期走访慰问,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实际困难。重阳节,为65岁以上的老人送去了节日礼物,为70岁以上的老人免费打流感疫苗,为村民免费进行了健康查体。
谈到今后的帮扶工作,县民政局负责人表示,将一如既往地支持唐五村的发展,动真情、干实事,把帮扶工作做得更好。 (董兆云 张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