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县水务局获悉,近日,桓台县被水利部授予2012年“全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先进单位”荣誉称号,成为山东省7个获得表彰的县(市)之一。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也是改善民生的支撑。近年来,桓台县抓住水利改革发展的重大机遇,大力推进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项目等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为加快全县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防灾减灾能力,促进粮食高产稳产和农民增收作出了重要贡献。截至目前,全县共建成高效节水灌溉工程28万亩。其中,桓台县2009至2011年度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项目投资8416万元,建设面积15万亩,涉及全县5个镇123个行政村,年可增产粮食1500万公斤、节水1875万立方米,受益群众15.05万人。
“过去浇地很不方便,光水泵、管子就得拉一车,还得租赁机器、顺水渠,不仅要花很长时间,没俩人还真办不了。现在浇地方便得很,只要刷一下卡,井水就流到田里,一人、一锨、一卡就能浇地。”田庄镇东埠村村民于文学承包的土地位于桓台县2011年度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项目区,他给记者算了笔账:“过去浇一亩地得花10多元钱,现在浇一亩地只花六七元钱,一年下来每亩地浇水能省25元钱。我承包了30多亩地,一年浇地能节省750多元。不仅省了钱、省了时、省了心、省了力,而且水源充足了,粮食的产量也高了。”
近年来,我县以农业综合节水试验站为依托,在水利科研单位及院校的支持配合下,进行国家863项目和多项科技攻关项目的试验研究,建成高效PVC管道输水射频卡控制无井房灌溉工程15万亩,实行远距离遥控开关泵,实现了一人一锨一卡就能浇地的智能化灌溉。积极与高标准粮田改造、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整理、千亿斤粮食等项目相结合,整合各种资金来源,统筹规划,集中连片治理。采取民办公助、以奖代补、先干后补等方式,鼓励社会资金和群众自筹资金投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形成农民投资投劳为主体、政府补助资金为导向、吸引社会投资为补充的多元化投资机制。把基层水利服务体系建设作为加快水利发展和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来抓,形成了“镇协会+村分会+协会小组”管理模式,在全县范围内初步实现了“纵到底、横到边”的水利服务体系,在水利设施规划建设、维护管护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正在实施的新一轮2012至2014年度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项目计划投资9527万元,建设面积7.86万亩,涉及全县3个镇39个村。项目完成后,年可增产粮食786万公斤、节水983万立方米,受益群众10.1万人。”县水务局相关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张运波 宋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