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农业绘就丰收图景。近年来,桓台县泓基农业专业合作社以农业新质生产力为抓手,因地制宜,打造泓基智慧农场指挥室,依托生态循环和水肥一体化技术,生态农业提质增效,特色农产品迎来大丰收。
清风送秋至,瓜果飘香时。走进泓基农业果园区,一串串葡萄挂满枝头,颗颗硕大饱满,口感清甜,弥漫着浓郁的果香,渔洋紫 、夏黑、中华红玫瑰、阳光玫瑰等品种应有尽有。
桓台县泓基农业专业合作社数字科科长 王强:经过天气浸润之后,又是一个丰收年。我们主打的渔洋紫系列,今年还是和往年一样,无论是产量还是口味,都是非常好的。我们增加种植了多系列多品种的葡萄,像夏黑、布雷、中华红玫瑰、青提青玫瑰,还有蓝宝石、阳光玫瑰等多个品种,为了更加符合消费者的采摘习惯。
葡萄香气四溢,苹果、秋月梨也相继上市,泓基农业苹果的产量达到每亩地3000斤,梨树也在3000~4000斤左右。除此外,黄瓜、茄子、辣椒、豆角等露天种植的农作物,也迎来了丰收。
王强:今年的采摘情况,从7月15号开园15天,大约是卖出去了6000斤的葡萄,每周采摘基本上在2000斤左右。
数智赋能农业园区提质增效。自建园以来,泓基农业采取生态循环和水肥一体化技术,提高果蔬品质和口感,每亩地增加500亩产量。同时,园区采取数字化手段进行管理,通过物联网,利用手机、电脑、平板实现远程控制,省时省力。2024年,泓基农业再次进行数字化提升改造,升级2.0版本,通过物联网传感器,形成农事记录,以云计算、数据挖掘技术进行多层次分析,提高园区的管理效率。
王强:2.0的版本,是一个区域里面原来需要二三十个人。比如说拿100亩举例子,需要二三十个人,四五十个人,甚至更多。现在,只需要有二十多个人左右就可以了。完成基本的农事操作,然后通过生产平台,形成一定的区域化管理,比如说1号棚,今天干什么工作都通过平台上面发布任务,相当于是避免劳动力浪费。
“数智化”带来“高产量”,朝着产智绿的发展方向,泓基农业已发展成集特色农产品、果品种植加工以及农技推广服务、生态旅游观光于一体的大型田园综合体,走出了一条因地制宜,特色种植的新路子,一幅多姿多彩的丰收图景正在徐徐展开。
(桓台融媒记者 邢雅琪 张景富 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