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桓台,一家现代化面粉加工企业正悄然引领着行业变革,通过引进国际尖端设备、构建全流程数字化体系。山东梨花面业以“适度加工”健康理念推动企业从传统制粉向高科技、高附加值的现代化企业转型。
走进梨花面业智能化生产车间,没有粉尘飞扬,也少见工人忙碌,取而代之的是整洁的环境和自动化设备的高效运转,完全转变了人们对传统面粉厂的印象。
山东梨花面业有限公司制粉工艺师 纪志伟:生产时按配麦配方,小麦以一定比例自动输送到车间麦仓,然后经过倒仓,从八楼下来开始加工。八楼是进料口,七楼主要是进料器,六楼是筛子,筛面之后再往下走,到清粉,然后到二楼磨粉,一遍遍磨,一遍遍出粉,最后生成面粉和麸皮。
在这条智能化生产线上,每一道工序都紧密衔接。130个麦仓、100多个配粉仓的实时数据,通过联网系统呈现在各个工艺部门的电脑屏幕上,指令精准直达,实现了从配麦、生产到配粉、仓储的全流程数字化管控。但梨花面业的创新远不止于提升效率,企业将科技创新与国家倡导的"粮食适度加工"理念深度融合,率先开启了面粉行业全新的升级之路。
山东梨花面业有限公司制粉工艺师 纪志伟:实际上从植物种子来看,磨得越精,剩下的都是淀粉和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优质蛋白等一些复合营养素都在皮层里边,这样损失太多。所以我们也是根据国家倡导,一是出多种产品,二是提高出粉率。原来100斤麦子出75斤的粉,现在能出到79、80斤,就把那层靠近皮层、含维生素、矿物质、优质蛋白特别高的黄粉,搭配到一部分面粉里边,如果吃这部分面粉,就会提供更多的营养素。
为了从源头保证品质,梨花面业还建立了严格的原料把控体系。企业拥有来自加拿大、美国、澳大利亚、法国等7大类20多个品种的优质小麦资源,每一车进厂小麦都要进行全方位检测。
山东梨花面业有限公司研发部负责人 吕春玲:我们的检验并不仅限于外观,包括容重、水分、面积等,我们还要做(小麦)的内在品质检测,包括吸水率、稳定时间、弹性、延伸性、降落数值、淀粉的颗粒度、糊化的粘度和温度,我们都要进行全方位的检测。我们通过技术人员进行各项指标分析,也通过我们制粉工艺当中不同的加工体现,最后我们通过配粉来实现小麦面粉的合作,实现产品的特色化。
基于对原料特性的深度了解与精准把握,梨花面业成功开发出高筋、中筋、低筋三大类面粉,细分出40多个品种。其中,高端面包粉已成功实现进口替代,吐司粉、日式专用粉、蛋糕粉以及传统优势突出的面条粉、水饺粉等系列产品,均实现了工艺与配方的全面升级。随着50万吨优质小麦深加工提升改造项目正式投产,企业年加工能力已跃升至80万吨,工艺设备和产能规模全面迈上新台阶。目前,梨花面业与台湾统一、福建泡吧等头部企业建立深度合作,稳步迈进全国高端市场。
山东梨花面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张莹:项目的上线使我们的工艺更加先进,设备更加先进,工艺更加完善,产品也更加丰富。我们在苏州成立了分公司,是我们的研发中心,山东工厂与苏州研发中心配合起来,来开拓全国市场。
(桓台融媒记者 石龙迪 伊善进 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