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您的位置:首页-->>企业经济-->>企业风采-->>内容
人勤春早育丰收
时间:2025/2/24 9:41:58 来源: 【字号: 】 手机看新闻

春为岁首,农为行先。当前正值麦田春管春耕的关键时节,位于马桥镇东圈村的启润农业合业社,通过加强农业与科技的融合探索,农业设施装备提档升级,田间管理科学及时,为夏粮丰产奠定坚实基础。

2月17日,桓台县启润农业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孙城正在使用无人机进行智能巡田,无人机巡田可以全方位、无死角的把麦田图像进行拍摄,便于后期科学精准开展施肥、灌溉、除草等田间管理,合作社的1300多亩地仅需1天时间便可完成一次巡田,田间管理变得既高效又轻松。

桓台县启润农业专业合作社负责人 孙城:在巡田的过程中,能针对不同的区域作物的长势不同,有针对性地提出哪些地方肥料要增加一点,哪一块区域可以适当减少,它会在系统上给我们出一个处方图,我们把这个处方图导入到植保无人机里边去之后,然后它就自动作业,就可以更针对性地施肥,包括植保。

不光是无人机,在启润农业合作社的仓库里,播种机、收割机、旋耕机等各种具备智能功能的农机一应俱全。这些农机可以逐步实现对农作物从播种到收获,从浇水到虫病防治等关键环节的“无人化”作业。

桓台县启润农业专业合作社农艺师 王正秀:咱们现在从整个平台上来看的话,就可以完整地看到整个农场的情况,哪里长得好,哪里长得快,咱就一目了然,也不用派人去地里巡田。比如说这两块相比,就是明显的这边长势就好一些,这边长势差一些。而且,整个的天气,土壤、无人机巡田的温度、湿度都看得非常清晰,方便我们对小麦、玉米去管理,提供一个数据基础。

田野里“长”出新质生产力。在启润农业专业合作社,利用大数据分析和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构建的信息化平台,正在建设即将投用。大屏幕上显示着农作物的实时画面和各种数据,这种智能化的管理方式,提高了作业效率,减少了资源浪费,同时运用遥感信息和作物生长模型,还能精准预估成熟度,有效助力农作物夺高产。

孙城:我们在整个农事操作中,从耕种管收储这些环节机械化和数字化、智能化的设备,对于我们减轻体力劳动强度,减少了用工,并且对于我们的产量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从靠天种田到靠科技种田,从传统农业到现代农业,这片田野孕育着新的希望,激荡着新的动能。技术人员在田间地头察看土壤墒情及麦苗长势,指导工人们进行滴灌带的安装,为预防“倒春寒”小麦浇灌做足充分的准备。

桓台县启润农业专业合作农艺师 孙栋梁:由于去年冬天这雨水、有效降雨比较少,开春之后天气又比较暖和,我们根据整个田间巡田来看,我们把苗情分为旺苗和一、二、三类苗,整体来说墒情差的地块我们要进行补墒操作,对于弱苗的麦田,我们不光要浇水,要进行结合施肥。根据我们天气预报在三月初的时候会有倒春寒的现象,结合倒春寒的现象,我们提前进行小麦的灌水工作,来预防小麦的倒春寒。

启润农业专业合作社自成立以来,种植中采用先进的密植高产滴灌水肥精准调控技术,节肥省水和增产效果都十分明显。特别是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减少了水肥的过量投入,减少了灌水地表径流和土壤水分的无效蒸发,减轻了肥料淋溶对环境的面源污染,对缓解耕地资源不足,保护并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孙城:我们接下来就是马上要进行施工,这边有个460亩地做水肥一体化的升级改造。下一步,我们把这一套设备升级改造完成之后,它会形成一个自动化去灌溉施肥的一套系统,以后在水肥管理上能大大降低人力成本,然后对产量,对精细化作业有更大帮助和提高。

(桓台融媒记者 岳可华 王晓 实习记者 张哲青 报道)

版权所有:桓台新闻网  联系地址:山东省淄博市桓台县兴桓路399号  电话:0533-8181890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鲁ICP备202101648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210002  鲁公网安备 3703210200000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