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在淄博民祥化工,一套新型水处理用陶瓷超滤设备安装完成,处理好的工业废水将被输送到降温池中,用于给主装置降温,废水回用率达到99%。 山东民祥化工科技有限公司公辅车间主任 于长浩:靠水的蒸发实现自身一个降温,目前的话基本上一天得1000多方水,假如没有这部分中水补的话,必须得用自来水来补。 这套节水增效的水处理设备,来自30公里外的桓台县泰禾环保公司。双方结缘于5年前,当时民祥化工采购泰禾环保公司代理的有机超滤设备,用于工业废水回用,但设备仅用了半年,就趴了窝。 山东民祥化工科技有限公司技术总监 肖勇:我们企业(废水)里面是有机物的,有机膜在长期的运行之中,不管是有机物也好,离子也好,有机膜一旦是截住就很难再通开,利用陶瓷膜来处理污水是效果更好的。 而那时,陶瓷膜水处理技术在国内还是空白,泰禾环保曾尝试从国外进口,但价格昂贵不说,手续还极其繁琐。 山东泰禾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尹飞:当时我们进口陶瓷膜用在制药领域的时候,国外的话他要询问你用途,是不是用在军工这比较敏感的领域。给我们承诺是三个月就能进过来,结果因为这些手续太复杂,用了半年多的时间才进过来。 随着绿色发展理念深入人心,民祥化工等化工企业存在的废水处理共性难题,亟待解决。 淄博市水利事业服务中心党委委员、副主任 邱艳霞:我们每年用水量在10.6亿立方米左右,已经到了用水总量控制指标的80%以上,我们印发了淄博市再生水利用专项规划,在绿色信贷方面,在节水的技术支持方面都有相关的这种支持政策。 在政府的支持下,泰禾环保成立科研团队,学习借鉴国外经验,尝试进行自主研发。但他们把氧化硅和氧化锆两种原材料采购回来后,按照国外的煅烧温度进行烧制,出来的却都是废品。 山东泰禾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 房军贤:国外的最先进的超滤膜是30纳米过滤孔径,在纳米级的时候,它非常容易团聚,形成大的一个疙瘩。我们建立数学模型,通过实验来反复推导,达到一个临界点,既融也不能完全融化这种状态,孔隙和孔隙之间距离间隔必须非常均匀,水流动起来以后必须是畅通无阻的。 经过艰难探索,泰禾环保研发的首套陶瓷超滤设备终于在民祥化工投入使用,预计企业可实现年节水150多万方。 肖勇:我们每年节约用水成本大概在4000余万元,这4000余万元包括我们从外界购买自来水的费用,以及我们外排污水产生的费用,真正实现了我们企业的一个降本增效。 目前,淄博市共有节水产业相关企业169家,涉及污水处理回用、节水服务咨询等多个领域。力争到2030年,城市再生水利用率达到58%以上,基本形成成熟适用的再生水配置利用模式。 (桓台融媒记者 张景富 邢雅琪 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