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您的位置:首页-->>企业经济-->>企业风采-->>内容
八年一剑
时间:2017/7/26 17:11:19 来源:桓台新闻网 【字号: 】 手机看新闻

2003年,在杭州召开的一次氟材料会议上,刘传奇作的一个关于东岳聚四氟乙烯产品的情况介绍和四氟乙烯行业发展的报告,吸引了上海交大张永明博士。当时张永明正从事全氟离子膜研究,而聚四氟乙烯的单体四氟乙烯正好是离子膜的关键原料之一。

2003年7月12日,张永明怀着试试看的心情给刘传奇打电话,谈了自己想与东岳集团合作研发离子膜的想法。接到电话,刘传奇马上与张建宏沟通,两人一致认为这是东岳延伸产业链的一个好项目。第二天,刘传奇便与张恒到上海与张永明会面。接下来,东岳在一周时间里一一解决了张永明所提出的科研条件。

但项目立项并不顺利。2003年底,张建宏、张永明、张恒等赴京参加科技部的专家项目论证会。会上,很多专家善意提醒张建宏放弃,因为这个项目国家从“六五”开始,连续列入“五个五年计划”进行科研攻关都没有成功。但东岳没有放弃,在业界的一片质疑声中,东岳开始了长达8 年的艰苦攻关路。

全氟氯碱离子膜攻关异常艰难,从普通的萤石开始,到能够满足氯碱生产选择性要求的离子膜,中间需进行几十步的复杂反应和分离过程。张永明、张恒、唐军柯、王丽、王学军等离子膜研发团队全体人员,以惊人毅力,一步步向这座科技高峰攀登。

2009年9月22日,是值得东岳人铭记的日子。当日凌晨2点,1.35米×2.65米工业规格的全氟氯碱离子膜在东岳成功下线。当看见离子膜缓缓走下生产线时,东岳人眼里充满了喜悦的泪水。这时候,所有科研人员的体力已完全透支。张永明更是由于长时间的科研工作,眼睛已经看不清东西,差点晕倒在现场。

2010年6月30日,由东岳独自研发生产的氯碱离子膜成功应用于氟硅公司万吨氯碱装置,张永明给张建宏发了一条短信:感谢您支撑着我们走了8 年,感谢您一直陪伴我担惊受怕了8 年。

离子膜的产业化替代和市场化应用,结束了我国氯碱行业长期受制于人的历史,使我国由氯碱大国向氯碱强国转变。(马玉华)


版权所有:桓台新闻网  联系地址:山东省淄博市桓台县兴桓路399号  电话:0533-8181890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鲁ICP备202101648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210002  鲁公网安备 3703210200000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