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岳1987年建厂,直到1995年才迎来第一名正规学校毕业的大学生。此前,大中专毕业生毕业后直接分配到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到东岳这样的乡镇企业,根本不算就业。到1995年,大中专毕业生分配形势发生了变化,家在农村的赵素芳因为种种原因,工作一直没有着落。看着家里人为难的神情,赵素芳悄然去了县里的招工市场。
转了半天,赵素芳发现东岳在招人。负责招工的人事科科长胡庆敏得知赵素芳是天津财经大学的毕业生后,便力劝赵素芳到东岳工作:“如果来东岳,你将成为公司第一个大学生,将来肯定有大出息。”抱着试试看的想法,赵素芳来到东岳。她和一起来的王争艳被安排在刚刚成立的进出口部,负责人是李树才。
赵素芳刚进东岳时对业务不熟悉,开拓业务非常艰难。她和另外两名年轻人第一次参加广交会时,由于公司在当时名气小,没有展位,她便一份份地给来往客户派发传单。也是在这次展会上,赵素芳接触到了一位美国客商。她只有一个想法,无论如何也要和他做成业务。可对方见她是个小姑娘,连她递过来的资料都不愿意看一眼。赵素芳再三劝他“看一眼,看一眼,就看一眼……”。在赵素芳的坚持下,美国客商终于停下脚步,认真地对赵素芳递给他的传单看了一眼,正是这来之不易的“看一眼”,使这家美国公司日后成为东岳的长期优质客户。不久,赵素芳开始担当起东岳进出口业务的重任。2000年4月底,中国制冷展在上海举办,当时,已有八个多月身孕的赵素芳不顾家人反对,毅然踏上了赴上海参会的火车。展会上,她拖着笨重的身子气喘吁吁地跑前跑后,与一家家客户沟通,从一个个展台了解信息。
如今,赵素芳已经成为东岳国际贸易公司总经理,带领着她的“梦之队”创造的年出口额,在全国同行业和淄博市都名列前茅。
东岳正是因为有了许许多多像赵素芳这样有专业、有知识、有激情的创业者,才有了今天的成就,而这些年轻人也在东岳这片沃土上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马玉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