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 年2月,公司要新上项目制冷剂R22,当时庞峰任R22车间副主任,最先做的工作是对停产的草酸车间进行改造,拆除混凝土基础。
庞峰把马克武、张刚、车东洋等年轻人分成几组,让他们在混凝土上用钎子打1 米深的洞,用来安放膨胀剂,一个班必须完成打3至5个洞的任务。大家以前没干过这样的活儿,开始抡锤时不是抡到你手上就是抡到他手上,有些人要打退堂鼓,庞峰就亲自操作示范,握钎的手震得发麻,钢钎打断了,就叫人给焊接起来,咬咬牙接着干。庞峰带领大家连轴转,经过43天努力,提前5天完成混凝土拆除任务,为项目开工做好了准备。
刚开始筹建项目,由于一没技术,二没经验,再加上R22项目设备的高温、高压特性,大家只能边干边摸索边总结。建厂初期条件艰苦,没有吊车,所有设备的安装就位全部依靠人工。安装反应釜时需要1至2个倒链交替作业,庞峰既当指挥员,又当战斗员,手套磨破了就直接用手拉,干起工作来就全然不顾手上磨破的泡。80立方米的氯仿大罐就位时,天空下起了瓢泼大雨,好多人建议等雨停了再施工,庞峰二话没说第一个冲进现场,冒雨指挥作业,大家被感动了,都不约而同加入到安装队伍中。
1993年5月1日,当安装的第一台1.77立方米的反应釜投产时,张建宏、刘传奇、周光胜等人亲临现场,王维东等人进行技术指导。虽然有过短短几年的AHF 生产经验,但R22 的生产却是全新的。没有实践经验借鉴,试车并不是很顺利。大家曾一度找不到反应不稳定、成品质量不过关的原因。庞峰就领着三班人员盯靠在现场,二十几天吃住在厂里,几昼夜不曾合眼。嗓子喊哑了就打手语,没日没夜地爬框架,到后来闭着眼睛都能找到台阶。即使脚上磨起了泡,泡上又起了泡,也仍然挡不住誓不罢休的执着,仅三个月时间,庞峰穿坏了三双鞋子。
就是凭着这股韧劲儿,东岳人将R22 项目成功上马。后来有人编了句顺口溜:“苦不苦,想想长征两万五;累不累,看看干‘二十二’受的罪。”
? ? ? ? ? ? ? ? ? ? ? (张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