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您的位置:首页-->>企业经济-->>企业风采-->>内容
海润:奏响新旧动能转换“变奏曲”
时间:2017/11/20 14:02:04 来源:桓台新闻网 【字号: 】 手机看新闻

水泥属于高耗能传统产业,脱硝催化剂属于高附加值新兴产业。两种产品本相距甚远,互不相联,却在同一家企业中焕发出勃勃生机。位于桓台经济开发区的山东海润集团,这家原本以水泥、砂浆为主打产品的企业,通过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实现“传统产业提质效、跨界融合提潜力、品牌高端提档次”,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新旧动能转换之路。公司被国家发改委确定为新兴战略型企业。今年,集团销售收入、利润、产品市场占有率等主要指标均创历年新高。


传统产业零耗煤 废物实现再利用

干净整洁的生产车间

说到水泥行业,很多人想到的是污染,特别是在如今环保倒逼下,许多高耗能高污染的水泥企业相继倒下。但海润集团下属的宝鼎水泥却逆势突围,成功实现了“双高”蜕变——从高耗能高污染变成高科技高附加值。之所以成功转型,就是因为企业始终将环保放在第一位。

来到水泥生产现场,记者看到曾经污染最大的原料烘干炉已经拆除,生产车间干净整洁。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以前企业用原料烘干炉,年耗煤3000吨。“燃煤,就会排放二氧化硫、烟尘和氮氧化物。要治理污染,就要上脱硫、脱硝、除尘设备,不仅需要一次性投资,运行起来,其人工、耗电及环保原料也是一块不小的成本。环保倒逼下,企业还要生存,我们只能想办法淘汰原料烘干炉。”企业负责人说。

在环保形势倒逼下,海润积极行动起来,开始了一项原料革命。企业的原料来自于钢铁厂的水(钢)渣,需要用烘干炉进行烘干。经过反复考察、论证和试验,他们成功地改用干渣作为原料,达到了淘汰烘干炉的目的。干渣是其他企业进行磨细、烘干(用天然气炉)后,用其做原料,不必再进行烘干。如今企业淘汰了立窑生产线和原料烘干炉,企业实现了零煤耗。

海润集团董事长杨公平算了一笔账:烘干炉淘汰后,企业生产成本节约了50%,而且成了不用烧煤的水泥企业。一年生产100万吨水泥可回收利用20万吨粉煤灰、15万吨炼钢废渣,节约3000吨煤炭;生产50万吨干粉砂浆可消耗掉6万吨建筑垃圾,实现工业废物再利用。如此一来,环保设备省了,运行费也省了,重要的是企业不再为环保问题而困扰了。

  如今企业的环境好了,住在周边的居民也拍手称快。居民们纷纷告诉记者,如今,水泥厂烟囱不冒烟了,也不扬尘了,真的再也不用担心污染对大家造成身体上的伤害了。


插上科技翅膀 迈上产业高端

校企合作搭建创新平台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也是加快新旧动能转换的重要法宝。随着国家对环保产业的高度重视,海润领导层敏锐地捕捉到市场机遇,紧紧抓住科技创新这一有效手段,并充分发挥高校、科研院所的杠杆撬动作用,加快成果转化,推动企业迈上高精尖。

2013年对海润集团至关重要,因为他们成功注册成立了山东海润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开启了产业转型之路,拉开了科技创新序幕。

走进海润环保生产车间,全套引进德国的先进生产线高速运转,智能机器人正有条不紊地安装设备、搬运器材。“2014年,公司全套引进德国先进的制造设备和工艺技术,上马年产10000立方米的脱硝催化剂生产线,并于2016年全面投产。”杨公平告诉记者,国家环保政策的日趋严厉,给脱硝、脱硫等环保产业带来重大机遇。因此,产品一经投放市场,迅速得到市场认可,成为华能集团、华电集团及中国石化等央企和博汇天源热电、信发铝电等地方电厂以及沂源药玻、金晶玻璃、鲁中耐材、齐阳玻纤等企业的合格供应商,并且在华电句容1100MW世界最大发电机组得到很好应用。随着市场知名度的提高,订单和产量已逐步接近产能,全部达产后销售收入达5亿元。

公司积极开展产学研合作,依托德国KI研究所、中科院兰州化物所、大连理工大学等科研院校,不断进行科技创新、新产品研发,已获得各项专利18项,包括10项发明专利,8项实用新型专利,走在业内前列。目前,公司与中科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共同研发的专用于焦化脱硝的低温低SO2/SO3转化率的SCR脱硝催化剂,已在全国最大的焦化企业——中煤旭阳焦化公司实现工业化应用。

可以说,海润以科技创新为支撑,无论是生产效率、产品质量还是产品研发都实现大幅提升,走出了一条转型发展的新路子。如今,在海润效益的占比中,生产水泥成了公司的副业,生产高科技高附加值的脱硝催化剂,成了公司主业。公司被国家发改委确定为新兴战略型企业、特种功能陶瓷试点企业。在2015年国家发改委组织的专家评审中,公司10000立方米/年SCR脱硝催化剂项目被评为全国第一名。

环保新材料领域的一颗新星正冉冉升起。  


全力打造“中国环境催化材料”第一品牌


智能机器人精密安装设备

进入新时代,开启新征程。“党的十九大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对企业而言同样进入了一个伟大时代。公司结合自身实际,制定了未来几年的发展战略,继续在新旧动能转换上再起航、再发力。”杨公平表示,企业将在稳定建材产业,大力发展环保产业的基础上,依靠中科院兰州化物所、大连理工大学等战略合作单位的强大智力支撑,把海润打造成为中国“环境催化材料”第一品牌。

项目是推动新旧动能转换的“发动机”和“加速器”。为此,海润提前搞好项目策划和前期储备,努力在催化材料市场拉长产业链条、提高产品附加值、扩大市场占有率。据杨公平介绍,近年来,公司细分市场领域,加大中低温催化剂研发力度,科学谋划了脱二噁英催化剂、脱VOCs催化剂、玻璃专用催化剂、釉料熔块专用催化剂、钢铁联合焦化催化剂在内的多个高附加值产品,为企业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撑。另外,公司近期投资上马的20000立方米/年废旧脱硝催化剂资源综合利用项目已经入选国家发改委、工信部资源节约循环利用重点工程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获得645万元财政资金扶持。“作为SCR脱硝催化剂的配套项目,该项目投资1.17亿元,主要新建车间、库房及附属设施等,力争明年投产达效。”杨公平表示,该项目实施后既可以延长催化剂使用寿命,降低用户运行成本,同时还可实现资源再利用,变废为宝,年可新增销售收入1.2亿元,利税4300万元。

“2020年,公司计划扩产10000m3/年SCR脱硝脱二噁英催化剂生产线一条。该项目总投资1亿元,达产后可实现销售收入50000万元,利税8000万元。”杨公平表示,所有项目全部投产后,届时企业可形成20000m3/年催化剂生产能力及20000m3/年废催化剂资源化处置能力,环保产业年销售收入将突破10亿元大关,市场规模跻身国内前列。

为进一步提升公司抗风险能力,扩大企业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海润还计划2018年改制为股份有限公司,争取尽快在北京新三板或深圳创业板上市。

杨公平坚信:只要始终践行“敬畏客户、成就员工,坚守诚信、感恩分享,持续创新、合作共赢”的核心价值观,坚定不移发展环保产业,专注于环境催化材料的研发与推广,海润成为“中国环境催化材料领跑者”的目标就一定能够实现。(文/图? 田耀 吕建萍)


版权所有:桓台新闻网  联系地址:山东省淄博市桓台县兴桓路399号  电话:0533-8181890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鲁ICP备202101648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210002  鲁公网安备 37032102000008号